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首句“不须湖舫载歌声”,表达了诗人认为无需借助游船上的音乐来增添乐趣,直接沉浸在自然之中便足以享受美好。接着“只任篮舆雅趁情”,进一步强调了随性而为的态度,篮舆(即竹轿)在山水间自由穿梭,完全按照心情行事。
“百里好山行恐尽”一句,展现了诗人行走在连绵不断的美景中,生怕美景尽头的复杂情感。“十年尘眼洗何清”,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旅行,仿佛洗净了多年的尘世烦恼,心境变得清澈明净。
“云教笙瑟争留酒,晴唤簪钿乱出城”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笙瑟、晴天、簪钿等自然与装饰物赋予生命,生动地描绘了西湖周围环境的和谐与生机。云彩似乎在邀请人们饮酒作乐,晴天则召唤着人们走出城市的束缚,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最后,“安得移家此中住,枕流堤畔避浮名”,表达了诗人希望永久定居于此,远离世俗的名利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