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
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
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
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
这是一首描绘远行和送别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同时也祝愿对方一路平安。
接下来的“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则是对壮丽山水景色的一番描摹。诗人通过“鸿雁”这一意象,将远行者的行踪比作大雁的翱翔,让读者感受到旅途上的辽阔与自由。而“千峰绕洞庭”则是对湖南洞庭湖周围山峦众多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景观之美,又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第三句“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转而描绘秋天的景色。这里的“枫叶”和“野火”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哀伤的情调。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变换的一种观察,也暗示了时间流逝与人事更迭之间的无常。
最后,诗句转向内心世界:“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在这里,“寻僧”成为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而“湘西寺最灵”则显露出诗人对心灵寄托之所的信任与期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自我安慰和精神寄寓。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俗务、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意境。它既是对朋友离去的一种送别之辞,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露。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君来乞诗别,聊与怆前程。
九野未无事,少年何远行。
商云盘翠险,秦甸下烟平。
应见周南化,如今在雍京。
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
孤舟载高兴,千里向名山。
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
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
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