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板桥题壁,八月初三日夜

残照渐低迷。倦马愁嘶。入门先自拂尘衣。

犹有雁来红一簇,影与人齐。白酒两三卮。

欲卧还迟。销魂今夜板桥西。

露似珍珠云似粉,月似蛾眉。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归家的画面。"残照渐低迷",夕阳低垂,光影昏暗,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倦马愁嘶",疲惫的马儿发出忧郁的嘶鸣,显示出旅人的劳顿和思归之情。"入门先自拂尘衣",诗人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擦拭身上的尘土,暗示旅途的艰辛。

"犹有雁来红一簇,影与人齐",雁群南飞,映衬着一片红艳的晚霞,画面生动,色彩鲜明,但又与诗人孤独的身影形成对比,更显寂寥。接下来,"白酒两三卮",诗人借酒消愁,试图暂时忘却疲惫和忧虑。

"欲卧还迟",虽然身体疲惫,但思绪万千,难以立即入睡。"销魂今夜板桥西",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今晚景色的深深感动,以及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波动。最后,"露似珍珠云似粉,月似蛾眉",运用比喻,将露珠比作珍珠,云彩比作轻粉,月亮比作女子的弯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夜晚景象,增添了词境的美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归来后的场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欣赏。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中秋宿灵石县,秋花满庭,房栊新净。夜与内子待月,漫赋此解

似此中秋未算贫。曲墙雕砌露红新。

玉钗私语深深院,璧月微开淡淡云。

佳节酒,异乡人。故园忆我陇头行。

谁知汾上初寒夜,银烛秋花对细君。

形式:

双调望江南

当年柳,都学汉宫颦。

飞絮密于关外雪,轻阴铺作陇头云。愁煞倚栏人。

今日个,真傍灞桥行。

几叶修眉临浅水,一襟红泪点秋尘。那得不销魂。

形式:

春从天上来.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

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

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

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

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

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形式: 押[麻]韵

菩萨蛮(其一)正月六日至延安作

平林雪霁烟光湿。夕阳浮动金明驿。西望是榆关。

马头无限山。沙中春雁语。似说经湘楚。

南望楚江头。教侬特地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