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南风化盛行时,里咏涂歌总是诗。
采到春秋无可采,获麟以后更堪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次适安感古二首(其二)》中的一句。诗中,诗人通过描述"二南风化盛行时",展现了当时社会风俗淳厚,诗歌创作蔚然成风的景象。"里咏涂歌总是诗"进一步强调了民间百姓对诗歌的热爱和诗歌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位。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采到春秋无可采,获麟以后更堪悲"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感慨。"春秋"常用来比喻盛世,这里暗示了过去的繁荣已难以再觅;"获麟"典故源自《春秋》,意为吉祥的征兆,但诗人却认为在获麟之后(通常象征太平盛世结束),反而让人感到悲哀,可能暗指社会动荡或某种文化衰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美开始,以忧患收尾,寓含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沉思考和对传统文化命运的忧虑。
不详
少陵合与古诗班,不是诗家持论宽。
风雅近来随世变,诗无可采不须官。
凿出巉岩似镜形,年深剥尽藓痕青。
世间更有磨塼者,欲借钳锤与五丁。
枝头未受雪霜催,偏傍江南暖处开。
不是东君私造物,有何凭据作花魁。
拟折芳馨遗所思,要将心事共谋惟。
暮云遮断松江路,重读夫君别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