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兵

唐高祖,起义兵。何不学汤武,乃袭禅让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探讨了权力更替的方式与正当性问题。诗人洪亮吉在诗中借用了唐代高祖李渊起兵的历史事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何不学汤武,乃袭禅让名。”这里的“汤”指的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武”则是周朝的奠基者周武王。成汤和周武王都是通过武力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朝代的典型例子,他们的行动符合古代儒家推崇的“革命”的理念,即在原有政权腐败或失去道义时,新的政权应通过正义的战争来取代之。

洪亮吉在此诗中,似乎在批评李渊在夺取政权时,没有像成汤和周武王那样明确地通过武力推翻前朝,而是采用了更为隐蔽的“禅让”方式,即表面上接受前朝皇帝的“禅让”,但实际上是以暴力手段夺权。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革命与篡位之间的界限,因此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直接效仿成汤和周武王,以更光明正大的方式实现政权的更迭。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中权力更替合理性的思考,以及对传统儒家政治伦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人物的行为,洪亮吉试图探讨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和标准,引发读者对于历史、政治与道德之间关系的反思。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与公诀

杀建成,杀元吉,侯君集张亮,又复与生诀。

君不见,诛管蔡,族信布,上法周元公,下法汉高祖。

形式: 古风

房公谋

房公谋,杜公断。

不数萧曹在西汉,英公卫公逾绛灌。

君不见,魏征妩媚谁可方,西京庶比张子房。

形式: 古风

三斗葱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

宁食三斗葱,不见屈突通。

屈突通,生勋第一死谥忠,只惜面缚来河东。

形式: 古风

天策府

天策府,足文武。

右班徐李左房杜,一传已复作叛臣。

杜衍房遣爱,复有徐思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