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杨忠悯公墓

常傍松筠想故居,白杨墓道更萧疏。

埋轮事忆张文纪,下马坟寻董仲舒。

大鸟能来知不忝,蚺蛇有胆定何如。

奸谀骨朽知何处,十载钤山笑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福诜所作的《容城杨忠悯公墓》,表达了对故去的杨忠悯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常傍松筠想故居”,描绘了诗人常常在松竹环绕的环境中追忆杨公的旧居,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次句“白杨墓道更萧疏”进一步强调墓地的荒凉,暗示了杨公的离世使周围环境更加寂寥。

第三句“埋轮事忆张文纪”,借张文纪的故事,表达对杨公高尚品德的赞美,意指杨公如同张文纪一样,有着高尚的节操和无私的精神。第四句“下马坟寻董仲舒”,则以董仲舒为例,赞扬杨公的学识和影响力,暗示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同董仲舒一般崇高。

第五句“大鸟能来知不忝”,运用象征手法,表示连大鸟都知道杨公的美德,足以证明他的德行无愧于人。第六句“蚺蛇有胆定何如”,通过对比,赞美杨公的勇气和胆识,即使在地下,其精神犹存。

最后两句“奸谀骨朽知何处,十载钤山笑读书”,暗讽那些谄媚小人,即使他们已经死去,也无从寻找,而杨公却能在十年后的钤山之地,以读书为乐,继续传播智慧和正气。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杨公的回忆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收录诗词(5)

朱福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有《复安室诗文集》

  • 字:叔基
  • 号:桂卿
  • 籍贯:海盐

相关古诗词

潘伯寅侍郎滂喜斋拓先秦彝器歌

司农堂前百宝罗,乙爵辛卣相击摩。

周季保彝季悆鼎,郘钟鲁䵼■王盉。

更有召中生姒鬲,世间此物存岂多。

鲰生登堂拓百本,青毡翠墨亲摩挲。

考文释器徵所出,长安易水太山阿。

卣曰父辛爵曰乙,先后亳社追猗那。

爵上土花没瑶饰,一文当柱形如禾。

中流及缘作亚字,朝饯馈献应同科。

乙辛柔日皆内事,古义简所无枝柯。

更有一器特精好,是名曰盉读如和。

从禾得声非后起,我于音学无偏颇。

世人争诟歌麻部,尽随娑媻改娑婆。

尤附会者周桼呁,宁知两罍释非讹。

此文唯■不可读,姬殊之夫名孰何。

一鼎一彝皆季氏,悆也保也字未磨。

作鬲召中君奭裔,旧姻生姒茑与萝。

奇者鲁内小臣䵼,陪臣助祭锵鸣珂。

侯生作器登明堂,骏奔欲奏清庙歌。

更从郘钟识郘后,共公庚舆谥靡陀。

郘子公族美田事,不须赤芾兼雕戈。

作钟八肆■四堵,革亦曰■鼓则鼍。

传闻此钟出岸曲,当随沂泗入黄河。

司农读书天禄阁,古文奇字共切磋。

从兹蒐采富藏弆,大收仓籀穷羲娥。

愧余装治止墨本,箧笥渗漯生青螺。

是日拓者人尽酒,吴孙二胡颜已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戚武毅公宝刀歌谢莱阳徐明府桂宝同年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

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上镌万历十年字,是时公居蓟镇地。

登州戚氏岳家军,铸刀初成姓为记。

忆昔浙闽与三边,公所到处皆凌烟。

虏酒朔风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

几经流传济南驿,徐侯得之若拱壁。

银函未改明时装,鸊鹈血染苔花碧。

我今持节过莱阳,下马直上徐侯堂。

徐侯宝刀举相赠,知余团练兼御防。

千金挂树生不疑,楚弓楚得千古奇。

即今防边无二义,关东诸将何离披。

北洋舟师更无论,一掷二千六百万。

遂令穷岛逞天骄,海夹虾夷任滋蔓。

朝廷命我治乡兵,徐侯与我同岁生。

俯仰东南天半壁,酒酣斫地泪纵横。

形式: 古风

送张次珊通政归湖北

已听斯人去,时危当奈何。

三年同白社,六月渡黄河。

匹马关程远,惊蝉驿路多。

我魂招不得,合眼是兵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南韶使者歌

填词作诗亦不恶,焉用聚铁铸大错。

南韶使者旧台臣,迂性与时常枘凿。

旅食京华三十年,鹓鸾队底藏孤鹤。

踪迹看如水上萍,交游半似风中萚。

而今已是白头翁,坐对疲氓意萧索。

眼前书卷一秋檠,梦里溪山几芒屩。

高谈欲吐觉心慵,良法思行苦才薄。

皎皎圆蟾竹映窗,沈沈苦雨苔欺阁。

生涯醉醒自无聊,世事苍黄吁可愕。

鹿门深处近吾家,归与庞公行采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