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忆少年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燕去鸿归音信绝。

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形式: 词牌: 忆少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至冬初的萧瑟景象,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独处时光的感慨。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色渐浓、夕阳西下的画面,通过“衰”、“晚”和“红叶”,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氛围,西风带来了树叶纷飞的景象,而远处的溪水也似乎在低语,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静谧的意境。

“燕去鸿归音信绝” 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燕子和鸿鹄分别象征着春天和秋天的迁徙,这里通过它们的离去,表达了与旧友失联的哀愁。

"问黄花、又共谁折" 这一句则是对黄花(可能指菊花)的提问,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寂静无声的秋天里,还有谁能和他一起赏析这孤独的美丽。这里的“折”字包含了欣赏之意,也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这两句则转向了更为具体的情境——边塞上的征人在寒冷的季节里,最为牵挂的是家人的温暖。诗人通过“最愁”和“送寒衣”,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连续不断的秋景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断绝以及个人孤独处境的感慨。在这里,每一个字眼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每一句都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追寻和缅怀。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四)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

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

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五)

灼灼一枝桃,粉艳天然好。

只被春风摆撼多,颜色凋零早。

结子未为迟,悔恨随芳草。

不下山来不出溪,待守刘郎老。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三)

碧瓦小红楼,芳草江南岸。

雨后纱窗几阵寒,零落梨花晚。

看到水如云,送尽鸦成点。

南北东西处处愁,独倚阑干遍。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除夕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澹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