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苏幕遮·请丹阳法体往西关》,是元代道士王处一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违背正道、使用狡诈手段之人("乖夫"、“巧使机谋,谗佞奸邪狡")的谴责,他们破坏了家族或信仰的正统风气,使得亲情或道德关系破裂("败坏宗风无处告")。诗人以“破镜”和“鸱鸢”比喻关系的破碎,难以分辨是非,暗示了局势的混乱。
诗人担忧,即使现在试图挽回,也无人能保证结果("到如今召集,谁敢保"),暗指人心不古,危机四伏。他还揭露了隐藏的恶意,指责有人在暗中进行毒害("密里藏砒,反辱全真教"),这不仅伤害了个人,也触犯了全真的教义。最后,诗人预言东海和西秦都将因这些恶行而愤怒,强调正义终将得到回应("东海西秦皆被恼。曹贾莱为,须有天神报"),表达了对邪恶行为必将受到天道惩罚的坚定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教视角,揭示了社会道德沦丧和正义缺失的问题,同时寄托了对公正和天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