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二)

藕花分房菱出角,瓜实累累蔓篱落。

稻田水多翁不愁,日抱筠筐晒山药。

清溪濯暑生布裳,石薷煮透山泉香。

涯南老屋颇宜夏,草窗瓦枕松风凉。

形式: 古风

翻译

荷花盛开菱角生,瓜藤满架挂满果。
稻田水满农夫乐,每日提篮晒山药。
清溪洗涤夏日热,石蕊煮沸山泉香。
南边老屋好避暑,草窗瓦枕伴松凉。

注释

藕花:荷花。
分房:盛开。
菱:菱角。
出角:生长。
瓜实:瓜藤上的果实。
累累:挂满。
蔓篱落:蔓延在篱笆上。
稻田:稻田。
翁:农夫。
不愁:无忧无虑。
筠筐:竹编的筐子。
晒:晾晒。
山药:指薯蓣或山药等根茎作物。
清溪:清澈的小溪。
濯暑:洗涤炎热。
生布裳:自然晾干的衣物。
石薷:一种草本植物,可做清凉饮料。
煮透:煮得非常香。
山泉:山泉水。
涯南:南边的河岸。
老屋:老房子。
颇宜:很适合。
夏:夏季。
草窗:用草编织的窗户。
瓦枕:瓦制的枕头。
松风:松树下的微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图景。藕花、菱角和瓜果的描述,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生长的美好。稻田充满水分,显示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良好,农人无需为此忧愁,而是悠闲地晒制山药,透露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清溪中的人们在炎热中洗涤身体,用布裳遮体,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石薷煮食则是对当地野味食品的享用,以及山泉水质之纯净的写照。

最后两句“涯南老屋颇宜夏,草窗瓦枕松风凉”则描绘了一个适合夏日居住的老屋情境。窗户用草编织而成,枕头是瓦片,整个空间充满了松风之凉爽,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一种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界中平凡事物的细致观察与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其一)

欲晴欲雨天溟濛,林塘淡荡摇春风。

游丝落絮斗飞舞,野花芳草争青红。

南园北园桑柘绿,村前村后啼布谷。

蚕姑把叶祝丝多,田翁拜社祈年熟。

形式: 古风

严氏古琴

苍梧弓剑俱尘土,一片枯桐尚传古。

有弦弹入碧虚寒,彩凤应来兽应舞。

物真物赝不必论,立名幸有古意存。

南风不作民正愠,我欲抱渠招帝魂。

形式: 古风

补易水歌效郭青山

朝随寒云度阴山,暮指落月槌函关。

函关牡钥泥为丸,阴山侠客铁作肝。

秦如虎狼生羽翰,飞食六国俱创残。

生角雨粟怜吾丹,舍生取义我则安。

古剑错落黄金镮,剑光苦短不足看。

雕弓矢矫乌犀盘,弓弦易折不足弯。

右携地图墨漫漫,左提髑髅血斑斑。

祖龙见此生欢颜,便可快意须臾间。

我以至易图至难,听我抵掌歌酒阑。

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又进而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意咸阳殿上有柱尚可环。

无且药囊利镆干,我志不遂节则完。

形式: 古风

陈庭翠水竹清处

晴波漾文绮,风篁弄家声。

居然三市中,著此一段清。

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

洗耳日以静,抱节日以贞。

从君得三绝,与我增双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