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卞忠烈公墓》。诗中描绘了卞忠烈公墓周围环境的清雅与庄严,通过“丛篁灌木丽霜晴”这一句,展现了墓地四周竹林灌木在霜雪晴天下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
接着,“忠孝岩岩父子名”一句,直接点明了卞忠烈公及其父亲的忠孝事迹,彰显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历史地位。这里运用了“岩岩”这一形容词,形象地表达了忠孝精神的崇高与坚定。
“举扇西风虽自洁”这一句,以卞忠烈公的形象为喻,通过“举扇”这一动作,暗示他在逆境中的坚守与清白,即使面对西风(象征困难或挑战)也保持自我洁净,展现出其人格的高洁与坚韧。
最后,“受遗不至亦何情”则表达了对卞忠烈公未能实现先人遗愿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其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深敬仰。这句话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哀思,也是对忠贞不渝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卞忠烈公墓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其精神品质的深刻赞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传递了对忠孝美德的弘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