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二)

蜡屐无论两,杖头宁计钱。

游经岳有五,笔断载逾千。

细数东林事,潜伤南渡年。

寻常言笑处,忍泪不教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铭道所作的《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二)》。诗中,诗人以蜡屐和杖头为载体,表达了对潘稼堂先生的深厚敬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蜡屐无论两,杖头宁计钱"一句,通过描绘简朴的行头,展现出先生的朴素生活态度和高尚品格,不注重物质财富,而重视友情与交流。接下来的"游经岳有五,笔断载逾千",暗示了潘先生的学识渊博和著作丰富,游历名山大川,著述颇丰。

"细数东林事,潜伤南渡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沉思,特别是对南宋南渡时期的哀悼,流露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最后两句"寻常言笑处,忍泪不教传",表达了诗人对与先生共度的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在离别之际,强忍泪水,不愿将悲伤情绪轻易流露,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对先生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师友深情和历史沧桑感怀的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5)

吴铭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其三)

二十八年别,公高在急流。

吾翁占损益,晚岁倦遨游。

复此故人子,来同今雨秋。

松风溪上宅,话旧且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赠复官

绕树栖难稳,惊巢甫脱身。

可怜三户楚,都作两朝入。

卖卜门生在,迁居孟母邻。

要离今日冢,欲往瓣香陈。

形式: 古风

太湖舟中望洞庭诸山

今朝震泽行,动荡玻璃色。

四万八千顷,浮天杳无极。

东西洞庭山,缥窈如泼墨。

与我相周旋,招之不可即。

冉里那复返,毛公久灭迹。

可怜水犀甲,石蕝化深碧。

更闻此山中,幽人无岁历。

老死不出山,何由识兵革。

回头笑句践,藉手妇人力。

一朝良弓藏,解使大夫惑。

去去不足道,此水可亡国。

形式: 古风

登北固山

北固江山围铁瓮,波涛浩浩兼天送。

金焦门户两浮杯,阅世如流真一梦。

很石之名亦已矣,紫髯桑盖谈微中。

北人乘马南人舟,祇说风帆绝飞鞚。

一朝鼓角地底鸣,舟似老牛鞭不动。

岸上奔呼杀声恶,弃仗连营嗔腿重。

烟中尚见梅花岭,血色模糊指螮蝀。

雄镇原无韩岳功,廷诤谁来陵黯戆。

徒然猛黠非长城,岂能别驾偕雏凤。

江山相对各悲怆,风景凄其失豪纵。

海潮岁岁齧山根,木柿竹头填石缝。

东来流涕竟何人,饮竭黄垆嫌未痛。

卧龙已去狾儿亡,纵有狂谋知不用。

浪淘日落无余观,空教事往留深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