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释迦出山相

众生未度出云霞,一见明星眼底砂。

大地雪山春色转,人间何必见拈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万松禅师对于释迦牟尼佛出山的深刻感悟。首句“众生未度出云霞”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未度化众生之前,隐居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与世隔绝的状态。这不仅体现了佛陀修行的孤独与坚定,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一见明星眼底砂”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释迦牟尼佛见到觉悟之光(明星)的瞬间,比作从眼底的沙粒中看到了璀璨的星光。这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佛陀在觉悟的瞬间,心灵得到了净化,所有的困惑与迷茫都如同眼底的沙粒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真理的洞见和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大地雪山春色转”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象征着佛法的传播和众生心灵的觉醒。大地上的雪山在春天的阳光下融化,万物复苏,这不仅是自然界季节更替的写照,也是佛法普渡众生、唤醒人心的过程。它寓意着佛法的力量能够改变人们的心灵状态,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最后一句“人间何必见拈花”则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核心思想。这句话意为,在佛法的真谛面前,无需过多言语或形式上的仪式,直接通过心与心的感应,就能领悟到佛法的奥义。它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在觉知的重要性,即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的动作如“拈花”,就能感受到佛法的微妙之处,达到心灵的契合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万松禅师对于佛教精神的独到理解,以及对众生觉醒和佛法传播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一首赞美释迦牟尼佛出山相的诗,更是对佛法本质和实践路径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5)

万松禅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明宫早朝

蓬莱拂曙色,烨煜舒祥光。

九仪肃清跸,日月开旂常。

圣人握金镜,绣衮临玉堂。

咸英备雅奏,圭璧辑群芳。

欢宴洽湛露,敷恩焕龙章。

讴歌罄率土,岂乐逢时康。

典文备藻缋,声烈昭前王。

巍巍续鸿绪,万年斯无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黄士谦

放歌出东村,思弄山上雪。

清风吹湖波,惊散波上月。

美人载美酒,举棹摇秋霜。

把酒劝青天,青天忽盈觞。

扬帆挂白云,鸥鹭同飞扬。

歌罢一长啸,忽然江水长。

怀君不可见,流恨满潇湘。

形式: 古风

送胡正辞

春水淡无姿,垂杨雨方绿。

送人南浦岸,飞下双鸲鹆。

鸲鹆羽衣短,只过溪南宿。

征帆顺风去,万里随鸿鹄。

趍名莫惮劳,既荣还虑辱。

宾阶有富人,清论俱成俗。

东吴开漕府,郎吏明如玉。

时艰海亦枯,莫尽杯中醁。

形式: 古风

题山水画

待渡见孤舟,穿林望高阁。

雨馀泉脉动,日照岩光薄。

闭户茅屋深,汲水松花落。

回首白云间,两人相对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