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飒然何处起,水国不成眠。

触树人疑雨,开门月在天。

渔舟移绝浦,雁阵落荒田。

晓起伤漂荡,芦花走屋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忽然间何处传来声响,水乡的人们难以入眠。
碰触树木的声音让人误以为下雨,打开门看见月亮高悬天边。
渔舟驶向遥远的水湾,雁群落在荒芜的田野。
清晨起来感叹漂泊不定,芦花飞舞掠过屋檐。

注释

飒然:形容声音突然或轻快。
何处:哪里。
水国:水乡,指有水的地方。
不成眠:无法入睡。
触树:碰到树枝。
疑雨:误以为下雨。
开门:打开房门。
月在天:月亮挂在天空。
渔舟:打鱼的小船。
绝浦:偏远的水边。
雁阵:雁群排列成行。
荒田:荒芜的农田。
晓起:清晨起床。
伤漂荡:感伤漂泊不定。
芦花:芦苇的花。
走屋前:飘过屋前。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风》,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景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秋夜的静谧与萧瑟。首句“飒然何处起”以轻柔的秋风起笔,引发读者对风源的好奇;“水国不成眠”则暗示了水乡人在秋风中难以入眠的情境,透露出淡淡的忧愁。

接下来,“触树人疑雨”描绘了风吹过树梢,仿佛细雨飘洒,让人误以为是夜雨降临;“开门月在天”则通过开门望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皎洁。诗人将渔舟和雁阵引入,“渔舟移绝浦,雁阵落荒田”,形象地展示了秋夜的寂寥,以及自然生物对季节变迁的感知。

最后,“晓起伤漂荡,芦花走屋前”以早晨的景象收尾,芦花随风飘动,似乎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漂泊不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风为线索,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

林景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友之石龙

一杯渭酒劝诗豪,杨柳西风拂去袍。

行路正当金虎壮,登云不惮石龙高。

水悬岩白惊残雪,日漾溪红认落桃。

记取奚囊新句得,月三四幅寄东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陈莘村

玄冬梅半白,光接太丘星。

雪月往来梦,溪山长短亭。

利名成露草,行止付风萍。

三十年来友,无如老典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日出入行

朝出扶桑来,莫入虞渊去。

胡不缓驰驱,百岁一朝暮。

形式: 五言绝句

毗陵太平院壁间画山水熟视之有飞动势殆仙笔也因题

山风不动云四寂,万顷波涛生素壁。

三峡夜怒摇星河,九溟昼沸卷霹雳。

谁将江海一笔吞,华阳入砚玄波翻。

灵鳌东转坤轴动,惊浪出没蛟与鼋。

毫端分寸千万里,人心之险亦如此。

老僧阅世如阅画,面壁凝然悟玄理。

嗟余老作汗漫游,寒光飞动六月秋。

乃知瞿塘在平陆,安得竹叶吹成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