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怀古

花石冈前麋鹿过,中原秋色动关河。

欲询故国伤心事,忍听前朝皓齿歌。

蔓草有风嘶石马,荆榛无月泣铜驼。

人间富贵皆如梦,不独兴亡感慨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汴梁怀古》由元代诗人雅琥所作,通过对花石冈前麋鹿自由穿梭与中原秋色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花石冈前麋鹿过”,以自然界的动物活动为引子,隐喻历史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麋鹿作为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野性,它们在花石冈上悠然自得地穿行,仿佛是在提醒人们,即便是在繁华落尽之后,生命依然坚韧不息。

“中原秋色动关河”一句,将季节的更迭与地理的辽阔结合,渲染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秋天的景色不仅带来了凉爽,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王朝的更替,关河的壮丽景象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空交错的宏大主题。

接下来,“欲询故国伤心事,忍听前朝皓齿歌”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他想要询问那些已经逝去的国家和朝代的往事,却难以承受听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君王或才子的哀歌。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也有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无奈。

“蔓草有风嘶石马,荆榛无月泣铜驼”则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悲凉感。石马和铜驼作为古代皇家建筑中的装饰物,如今被蔓草和荆棘覆盖,月光下的哭泣仿佛在诉说着它们主人的没落与时代的变迁。这种对比强烈,形象生动,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的无情与残酷。

最后,“人间富贵皆如梦,不独兴亡感慨多”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无论是富贵还是权力,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如同梦幻泡影,转瞬即逝。而不仅仅是国家的兴衰,个人的命运同样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自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落寞之间巨大反差的感慨。它不仅是一次对汴梁这座古城的怀旧之旅,更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命运的深思。

收录诗词(39)

雅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琥字正卿。尝家於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以美其行,傅广文与砺有句云:“忽闻除书双及门,老亲白发生颜色。”後历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

  • 籍贯:可温

相关古诗词

酬江夏友人见寄

四海元龙眼界空,平生豪习竟谁雄。

早知黔首成秦赘,悔学蛾眉入汉宫。

曲水疏篁秋色里,小山丛桂月明中。

故人岁晚能招隐,便买扁舟向汉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赵秉彝亲迎江夏之官临川

婀娜新衣锦绣重,美人今夕过湖东。

一声铁笛千家月,十幅蒲帆万里风。

孔雀画屏占贵客,甘棠嘉树咏先公。

墨池光动凌云笔,春满花封赋更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蒙古学教授之邛州

玉贯珠联我国音,乱山深处变巴吟。

苍虬挂屋寒筇瘦,白鹤悬巢古栈深。

座冷一毡知宦况,书来万里见乡心。

文翁课最同文盛,应译嘉谟寄上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二月梅

去年呵笔赋寒梅,又见仙家二月开。

不是东君留客醉,肯教神女逐春回。

梨花院落为云妒,柳絮池塘作雪猜。

东阁如今清兴减,罗浮谁与寄香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