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竹枝词九首(其五)

西戍长回首,高城当夏口。

但闻竹枝歌,不见行吟叟。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有]韵

翻译

戍边的人长久地回头眺望
那高大的城楼位于夏日的渡口

注释

西戍:西部的边防驻地。
长回首:常常回望。
高城:高大的城楼。
夏口:古代地名,长江中游的一个渡口。
竹枝歌:源自荆楚地区的民歌,以竹枝为题。
行吟叟:边走边吟唱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变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五首。它以戍边士兵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夏日边关的画面。"西戍长回首",表达了戍卒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们长久地回望西方,那是因为家乡的方向。"高城当夏口",高大的城楼坐落在江边的夏口,暗示了地理位置和军事要塞的特点。

"但闻竹枝歌",通过竹枝词的歌声,传达出民间的欢乐与活力,然而戍卒只能远远听到,无法亲身参与其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戍边生活的孤寂与无奈。"不见行吟叟",这里的"行吟叟"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像屈原那样的吟游诗人,暗指诗人对自由吟咏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戍卒的视角,展现了边关生活与民间文化的对比,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变竹枝词九首(其六)

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东]韵

变竹枝词九首(其四)

北渚芙蓉开,褰裳拟属媒。

但闻竹枝曲,不见莫愁来。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灰]韵

和人伤春

入帘轻絮故依人,梦后题诗欲判春。

纵使相思解销骨,此情终未作黄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王文举玉台体

南城空目送,西馆断心期。

悬知今夜思,明灯半下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