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喜雨四首(其二)

暮年台笠代羸骖,信步篱东过舍南。

稍喜农家行食麦,径催园户去移柑。

寻花公倘来过甫,置薤吾无可语参。

诸县丰登条教简,醉翁饮少已先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翻译

晚年时我戴着斗笠代替老弱的马匹,随意漫步经过东边的篱笆和南边的房屋。
稍稍感到欣慰的是看到农夫们在收割麦子,连忙催促园丁去移栽柑橘。
如果友人公前来拜访,我没什么新鲜事与他分享关于种植的事。
因为各郡丰收,政策简明,即使酒量不大的醉翁也提前陶醉了。

注释

暮年:指老年时期。
台笠:古代农夫戴的遮阳斗笠。
羸骖:疲弱的马匹。
信步:随意漫步。
篱东:篱笆东边,泛指田园。
舍南:房屋南边。
行食麦:收割麦子。
径催:连忙催促。
公:对人的尊称,这里指友人。
甫:谦辞,用于自称。
置薤:放置葱薤,可能指准备菜肴。
无可语参:没有新话题可以交流。
丰登:丰收。
条教:政策或教令。
简:简单,简易。
醉翁:借指诗人自己,用典自比欧阳修。
饮少已先酣:酒量不大却先喝醉了。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悦和对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感。开篇“暮年台笠代羸骖”一句,设定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晚年生活,台笠可能是指竹制的遮阳工具,而代羸骖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融入和亲近。接着“信步篱东过舍南”继续描绘诗人在田园间散步的情景。

“稍喜农家行食麦”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于农民生活的一份欣赏和喜悦,可能是因为麦收成熟带来的丰收喜悦。紧接着“径催园户去移柑”则显示了对果树管理的关注和期待。

“寻花公倘来过甫”一句,似乎是在描绘某位以赏花为乐的人物形象,而“置薤吾无可语参”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心情。

最后,“诸县丰登条教简”可能是在赞扬地方官吏的善政,通过简洁有力的条令确保了农作物的丰收。而“醉翁饮少已先酣”则是对一位品酒慢享的隐士形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对丰收和善治的期待。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又和喜雨四首(其一)

茅檐卧听雨声寒,晨起油云遍海山。

州牧忧勤真可记,田家苦乐最相关。

亲祈閟宇神其吐,谁道灵湫鬼所寰。

但愿时平鱼稻熟,结茅青壁舣沧湾。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又和感旧四首(其四)

老马虺隤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

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柑。

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嘉虽小屈岑参。

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又和感旧四首(其三)

人言上界足高寒,错踏金鳌绝顶山。

恩许乞身镜湖曲,老难效命玉门关。

明知甑破休回首,犹喜弓亡不出寰。

便合挂帆沧海去,义溪三十六重湾。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又和感旧四首(其二)

蹇驴谁驾复谁骖,略似遗公在剑南。

尚有三钟加十束,那无二顷种千柑。

不烦剥啄敲门访,且可跏趺面壁参。

春到茅檐殊未觉,晓窗差薄日初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