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赵由仪的《感遇(其三)》以女娲补天和愚公移山的神话传说为引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困境的感慨。首两句通过女娲炼石补天和愚公改变地貌的壮举,象征着人们对于改变命运和环境的渴望与努力。接着,诗人指出即使天倾地险这样的自然灾难尚且可以弥补和平衡,然而人心的困厄为何却难以救治,流露出对人心冷漠和社会不公的忧虑。
"大宗师"暗指有权力者,诗人惋惜他们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徒然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力量("司炉炭权")。"真宰不可问"表达了对主宰命运的神秘力量无法触及的无奈,而"俯仰心茫然"则揭示了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迷茫和无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神话故事批判现实,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人精神救赎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