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吕仙祠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漳水仙祠返照通”,以漳水和仙祠为背景,夕阳的余晖与仙祠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次句“萧萧松桂洒天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松树与桂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上一句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
后两句“不须更授卢生枕,十载驰驱是梦中”,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深刻思考。这里引用了卢生的故事,即卢生在吕洞宾赠予的枕上梦到了富贵荣华,但最终醒来发现一切皆是虚幻。诗人借此暗示,十年的奔波劳碌,如同梦境一般虚无缥缈,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关系的反思。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