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松疏竹间梅英,三友如何独擅名。
应是枇杷并桧柏,当时无力预同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眷恋和无力实现共同理想的感慨。
“老松疏竹间梅英”一句,以老松、疏竹和梅花为主体,勾勒出一个静谧而生机的山林景象。这里的梅花不仅是冬天里的一抹亮色,更承载了坚贞不屈的品格。
“三友如何独擅名”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所谓“三友”(松、竹、梅)的独特赞赏之情。这里的“独擅名”,既可理解为自然界中这三者各有特色,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朋友间应有的独立与尊重。
“应是枇杷并桧柏,当时无力预同盟”两句,进一步扩展了山林景象的描写,引入了更多的植物形象,如枇杷、桧柏等。然而,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在当时,他无法与这自然景物共同承担某种盟约或理想。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也透露出了个人力量有限,难以实现心中抱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山间三友的描绘,以及对其他植物的点缀,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与理想主义。诗人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无法达成共同目标的感慨。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武城三载促公归,自合班行列禁闱。
计幕暂参知有在,野夫曾此便横飞。
云衢从此喜通亨,凤阁鸾台信脚行。
愿把恩风散寰宇,盛栽桃李作门生。
英雄三载谪东南,二月东风始放还。
马瘦尚嫌归路窄,愿求屋上一青山。
大江南畔五松西,潘岳风流梦有诗。
归路经从定留挽,莫教父老见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