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读某悯妇吊集》。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妇人的悲悯之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
首联“孀镜难教两处明,空桑真见一儿生”,以“孀镜”喻指失去丈夫的妇人,难以在两个世界同时照见光明;“空桑”则象征着生命的孕育,暗示妇人生育了一子,但这种喜悦中也蕴含着孤独与哀伤。
颔联“喷乾口血枭初大,彩落梁尘雉自经”,通过“口血”和“梁尘”的形象,描绘了妇人在生育过程中的痛苦与牺牲,以及孩子成长后的变化。这里“枭”可能象征着孩子的成长,而“雉自经”则暗示了妇人内心的挣扎与自我牺牲。
颈联“寸骨峥嵘争壑雪,百吟风雨响窗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妇人的坚韧与不屈比作山间积雪,即使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同时,“百吟风雨响窗晴”也表达了诗人对妇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共鸣。
尾联“急须一本弹渔鼓,恐有中郎别唱行”,诗人希望借助音乐来传达对妇人的哀思与敬意,同时也担心会有其他乐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强调了这种悲悯之情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通过对妇人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体现了明代文学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