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十六)

阴阳迭迁谢,人世悲蜉蝣。

命我云螭驾,逝将登不周。

饥餐苕华玉,寒披九凤裘。

井水无大鱼,新林无长楸。

纷纷彼妇口,乃为君子羞。

鲍焦已槁死,强嬴吞诸侯。

伤哉仁义衰,奸雄皆窃钩。

仲尼无斧柯,龟山空夷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十六)》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先,“阴阳迭迁谢,人世悲蜉蝣。”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阴阳交替的规律,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蜉蝣虽短命却能自由飞翔,象征着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自由与梦想的渴望。

接着,“命我云螭驾,逝将登不周。”诗人想象自己乘坐云螭(神话中的神兽)前往不周山,表达了对超越现实、追求理想世界的向往。

“饥餐苕华玉,寒披九凤裘。”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理想的生存状态——即使在饥饿时也能享受仙界的美食,寒冷时则披上九凤之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奢华与自在。

“井水无大鱼,新林无长楸。”这两句通过对比井水中的小鱼和新林中的短树,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局限,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渺小与无奈。

“纷纷彼妇口,乃为君子羞。”诗人批评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言论和行为,认为她们的言论不当,甚至让君子为之羞愧,反映了他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鲍焦已槁死,强嬴吞诸侯。”这里引用了鲍焦的故事,鲍焦因不满社会的不公而自焚,而强嬴则是历史上吞并诸侯的暴君。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暴政的批判。

“伤哉仁义衰,奸雄皆窃钩。”诗人感叹仁义的衰落,奸诈的英雄却能窃取权势,揭示了当时社会道德败坏、权力腐败的现象。

最后,“仲尼无斧柯,龟山空夷犹。”引用孔子无法找到砍伐木头的斧子和龟山空旷无人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以及对实现理想道路的艰难与孤独。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反思,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十七)

九州何茫茫,吾独哀无女。

绥绥涂山狐,九尾难与处。

服我琼琚衣,鸣琴临北渚。

湘妃虽目成,自媒非所许。

盈盈匏瓜河,兰荪媚平楚。

怀修追有鳏,褰裳聊容与。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咏怀(其十八)

朝露畏太阳,高梧忌秋霜。

嗟尔绮纨子,欢乐焉能长。

势利一浮云,人命如流光。

人鬼互相代,谁能出阴阳。

放志以遨游,行行至太行。

车马屡倾覆,我心终不伤。

高鸟凌霄飞,日月在其旁。

荣名非所慕,保此岁寒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怀(其十九)

初日丽垂杨,朱楼临大路。

纤纤彼女手,当户裁纨素。

雍雍雁南游,遗音落沧州。

美人耻歌舞,箧笥叠衣裘。

衣裘有时著,孟冬清霜落。

皎皎蕣华姿,岁寒逾绰约。

道胜忘纷华,心游贵恬汉。

形式: 古风

咏怀(其二十)

玄黄何烟煴,尘埃间白云。

含此苕华姿,独行无与群。

天鉴讵孔明,玉石郁未分。

兔丝织为衣,燕麦持为飧。

冻馁不能语,为节何艰辛。

驽马食龙刍,一日成骐驎。

曜灵不弃予,屋漏垂阳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