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景平

君不见华阴杨君汉孔子,君生其后无乃似。

平居恐惧西北隅,力行发愤尚不愧。

君今鸣橹下长淮,眼明清晓三楚开。

扬州行矣勿濡滞,江南细雨收黄梅。

我今正是鸟折翼,肺病三年广文直。

昔时黄帽榜舟人,却向西湖当不识。

寄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须招。

乘槎东海未敢必,欲去天台观石桥。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没看见华阴的杨君汉孔子,他出生在你们之后,难道不像吗?
他在平凡的日子里,对西北边陲充满敬畏,努力奋发从不惭愧。
如今你扬帆南下淮河,清晨的眼中望见三楚大地开阔。
扬州已在眼前,不要停留太久,江南的梅雨季节即将过去。
我现在就像折断翅膀的鸟,肺病缠身三年,还在广文任职。
当年戴着黄帽的船夫,恐怕连西湖美景也认不出。
给关子老渔夫和樵夫传话,小山上的桂花树无需召唤。
乘着木筏去东海并非定数,我更想去天台山看那石桥。

注释

华阴:地名,位于陕西。
杨君汉孔子:借古人杨君汉与孔子象征道德学问。
西北隅:指偏远地区。
鸣橹:摇动船桨。
长淮:指淮河。
三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濡滞:停留,拖延。
黄梅:江南夏季的梅雨季节。
广文:古代官职名,掌管学校教育。
黄帽榜舟人:古代船夫的一种装束。
西湖:著名的杭州西湖。
小山桂树:可能指代隐居生活。
乘槎:古代传说中的乘木筏渡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赠杨景平》。诗中,诗人以华阴杨君汉与孔子相比,赞扬杨景平虽生于孔子之后,但其品行和努力可媲美先贤。他鼓励杨景平扬帆起航,不要在扬州停留过久,暗示着江南梅雨季节即将过去。诗人自比为折翼之鸟,身体状况不佳,但仍记得昔日泛舟西湖的情景。他告诉友人关子老渔樵,不必为他寻找隐逸之地,自己对能否乘船至东海或登天台观石桥尚存疑虑。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自我感慨,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赠欧阳成判官

一言子产识然明,白首怜君独抱经。

去马来牛随白日,落花飞絮得浮名。

曳裾五府非良计,发愤三书亦漫成。

便作归休岂无食,木兰垂露菊含英。

形式: 七言律诗

赠段万顷

美人窈窕家南国,可与副笄亲黍稷。

平生寂莫凤将雏,惭愧木桃犹报璧。

石城三桨为谁催,万里清江凌不测。

王门酒肉傲胜诡,岂有邹阳仍下客。

危词欲洗大夫冤,千载独怀吾祖贤。

不量腹小文籍博,颇似井蜺轻饮川。

丈夫趣舍无南北,情亲非为墙屋连。

子真正用卧谷口,乃有高名諠日边。

胸中傀磊契何所,自笑柴愚得参鲁。

借令好问忘足茧,狐腋岂堪黄犬补。

吾身栎社真寄耳,趣取无用安足数。

无心俎几彘盘辱,拳曲不羞人厌睹。

土山出火石为融,羲和当午车隆隆。

通渠束带过者寡,乃独葛巾终日同。

倾囷倒廪用饷我,我为牙羽陈编钟。

蝉声入耳廪节改,别我整骖无愧容。

形式: 古风

赠送张愈秀才

秋水幽幽济河道,君挂蒲帆若飞鸟。

西风黄叶滞公车,鸡黍从君怀故庐。

男儿自有四方志,世上相期独荣利。

昔时马周徒步动天子,君今有用当如此。

形式: 古风

赠送澶州监酒税刘铨殿直

顿丘淇水雄朔方,官收榷算资公藏。

晨朝百贩罗庭堂,望门逆鼻闻椒浆。

惜哉刘子气方刚,峨冠凛凛颀而扬。

丈夫有志固难量,短袖不足供倡佯。

黄河七月鸣浮梁,风埃瘦马景山长。

刘子何之魏北乡。

悲歌弹铗邀孟尝,冯驩一语惊齐王。

况如刘子足自强,读书满腹钳尔吭。

酆城埋宝夜则光,士惟不用久乃彰。

不见将军家平阳,遭时有用名焜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