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制置生日(其一)

玉堂人住玉堂山,公论推排授将坛。

朔垒令严精采异,甘泉烽息顾忧宽。

北边旧叹无颇牧,西贼今闻有范韩。

夏屋不知几崇广,唤回春燕下林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玉堂人居住在玉堂山上,公正的舆论推崇他登上将帅之位。
他在北方边境严格执法,表现出非凡才能,烽火告急时他的忧虑却宽广而深沉。
长久以来北方边疆缺少像廉颇、李牧那样的良将,但现在听说有了像范仲淹、韩琦一样的能臣。
夏日的宫殿不知有多么高大宽敞,他召唤着春天的燕子从林间飞回。

注释

玉堂:指代宫殿或显赫的住所。
公论:公众的评价或舆论。
授:授予。
将坛:将帅的高位。
朔垒:北方的边防要塞。
令严:法令严格。
精采异:才能出众。
甘泉烽息:烽火平息,表示边境安宁。
颇牧:廉颇和李牧,古代名将。
范韩:范仲淹和韩琦,北宋名臣。
夏屋:夏日宫殿。
几崇广:有多高多大。
春燕:春天的燕子。
林端:树林边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李制置(可能是一位官员)庆祝生日而作,通过描绘李制置的居所和才能,表达了对其德行与军事才能的赞美。首句“玉堂人住玉堂山”以玉堂山的高洁象征李制置的高尚品格,暗示他身处高位却依然保持着清廉。次句“公论推排授将坛”赞扬他的公正声誉和被授予军事领导职位的荣耀。

第三句“朔垒令严精采异”进一步描述了他的治军严谨,善于选拔贤能,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第四句“甘泉烽息顾忧宽”则称赞他在平定边疆烽火后,忧虑之事得以缓解,展现了其宽大的胸怀和安定边疆的功绩。

第五、六句“北边旧叹无颇牧,西贼今闻有范韩”借用古代名将颇(赵奢)和牧(李牧)以及范(范仲淹)和韩(韩琦)的典故,高度评价李制置在抵御外敌方面的英勇和智谋,比肩这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最后两句“夏屋不知几崇广,唤回春燕下林端”以夏日屋宇的宏伟和春燕归巢的景象,寓言李制置的影响力深远,连春天的燕子也为之吸引,回到他的身边,象征着他的威望和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歌颂李制置德才兼备、功勋卓著的寿诗,语言凝练,意象生动,充满了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李制置生日(其二)

披荆重立小朝廷,风递南薰入扇巾。

大势已冯天祚宋,中兴更赖岳生申。

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

人愿武公归入相,我祈河内且留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李参政见招游龙鹤山归途有作(其二)

乱涧穿云十里閒,好风吹袂出重山。

潺潺流水半归壑,唧唧候虫皆闭关。

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回环。

并溪的皪梅花树,已带明年春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李参政见招游龙鹤山归途有作(其一)

上有高峰树倚天,下临深涧水生烟。

陶镕泉石山中相,舒卷云霞地上仙。

松色呼儿开后槛,笋舆为客过前川。

不因同落天涯久,那得岩扉共此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李参政约客访西郊海棠予以斋禁不与

十日花期九日斋,相园红锦烂成堆。

不将小雨轻阴驻,刚把和风暖日催。

诗笔都随许昌去,春光不待牧之来。

要知荣悴适然耳,明日荼蘼芍药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