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河传》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上元节雨中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雨中赏灯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浪漫色彩。
首句“上元风雨”,点明了时间与天气,上元节之夜,却遭遇风雨交加,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接着,“补天何处”一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补天故事,暗喻了人们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无力感,同时也暗示了节日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街春水”描绘了雨水汇成小溪,流淌在街道上的景象,春水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与节日的喜庆气氛相得益彰。紧接着,“玉楼深,宴设洞庭柑子”一句,将宴会的奢华与美味的食物(洞庭柑子)巧妙结合,展现了上元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美食的欢乐场景。
“窗明灯影里。山棚湿透殷红紫。羞簪珥。闲杀寻灯履。”这一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室内明亮的灯光与室外雨水淋湿的山棚形成鲜明对比,山棚上悬挂的灯笼在雨中显得格外鲜艳,而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着灯会的乐趣,却因雨水而显得有些不便,但这种不便并未减损节日的喜悦之情。
“广寒宫。云影中。空濛。无桥驾彩虹。”最后几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想象着广寒宫的神秘与美丽,云影在空中飘动,仿佛是仙境一般。虽然没有桥梁可以架起通往彩虹的路,但这种无法触及的美好,反而更加激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上元节雨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们情感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传统节日中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生活情趣,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