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忆过徐偃王祠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途经徐偃王祠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怀念。
首句“徐王遗迹地”,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这里曾是古代帝王的活动之地,引出对历史的追忆。接着,“花落旧岩阿”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花开花落,岁月更迭,遗迹依旧,但人事已非。
“山鬼下茅屋,野鸡啼苧萝。”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静谧,山鬼象征着孤寂与神秘,野鸡啼鸣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形象地描绘出祠堂周围环境的冷清与荒芜,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萧瑟。
“别祠江路见,疑冢草间多。”这两句将视线从祠堂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江边的祠堂与草丛中的疑冢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充满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最后,“寒食思家客,空村记所过。”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诗人在此时回忆起家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空村的景象又与之前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