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暑思接荣归之游寄相守张工部

伏暑如何散郁陶,荣归陪赏望空劳。

红芳照槛莲千颊,绿荫环波柳万条。

趋第小车谁竞挽,见山新址日增高。

遥知贤守多娱地,诗笔虽豪酒未豪。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盛暑思接荣归之游寄相守张工部》。诗中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与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之情。首句“伏暑如何散郁陶”以夏日的酷热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与渴望解脱的情绪。接着,“荣归陪赏望空劳”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未能如愿的失落感。

接下来的两句“红芳照槛莲千颊,绿荫环波柳万条”,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夏日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红莲映照着栏杆,绿柳环绕着水面,色彩鲜明,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美好祝愿。

“趋第小车谁竞挽,见山新址日增高”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小车的竞挽象征着人们对友人的热烈欢迎,而“见山新址日增高”则暗示着友人归来的路途虽然遥远,但每一步都向着相聚的方向迈进,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最后,“遥知贤守多娱地,诗笔虽豪酒未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身份的尊敬以及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即使友人在远方,也能感受到他的快乐与满足。同时,诗人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虽然诗笔豪迈,但心中的情感却更为深沉,未尝不是一种更加真挚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深切期待与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辛亥七夕末伏

二七今同末伏辰,初秋时候暑微熏。

星桥旧说通灵匹,剑肉何人遗细君。

莹席冰寒心共爽,噪风蝉急耳欣闻。

郢中新曲高难和,唯付珠喉任遏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七夕会关亭观莲

陶暑娱宾次水西,满塘莲艳馥轩墀。

荷坳似学伞翻去,房曲如将盏倒垂。

肯把风流欺俭幕,且凭歌调拟吴姬。

从来拙宦老难巧,任过灵光醉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贻刑

忆帅秦亭二纪馀,当时宾幕盛芙蕖。

椎牛共乐毬场宴,倚马常资记室书。

台席久从还绶退,月卿犹滞剖符居。

樽前想解留连意,一笑难逢易掺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元城埽行河

怒河秋涨俯都城,纵啮长堤岂易平。

气悍若从天上落,势高难使地中行。

筑垣居水虽危事,沈马回波是至诚。

故道几时循禹迹,免教常岁害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