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东郊

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

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

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

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

仗前花待发,旂处柳疑新。

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

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借此抒写了对新生的欢喜和期待。颛顼之音、句芒之陈,都是古代祭祀或朝贡时使用的礼器,此处用以比喻春天万物复苏之象征。而“飞灰将应节”则是指随着季节的转换,自然界中火的元素(如太阳)开始显现其重要性。接着,“宾日已知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感知。

“考历明三统”一句,可能是在提及历史上的某些典故或制度,暗示着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继承。而“迎祥受万人”则是指在新的一年里,接受众人的祝福与吉祥。

接下来的“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描绘了诗人夜晚持玉参加祭祀或朝贡的场景,早晨则是在净扫干净的台阶上进行仪式。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古典礼仪的庄重感。

“肃穆来东道”可能是指春风从东方吹来,而“回环拱北辰”则可能是在描述祭天或某种朝拜北极星(象征帝王)的动作。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更高力量的敬畏。

随后,“仗前花待发,旂处柳疑新”中的“仗前花”是指诗人手持未开放的花朵,可能是在表达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充满期待。这里的“旂处柳”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站在有旗帜装饰的地方,观察着柳树是否已经开始萌动新芽。

最后,“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描绘了自然界中春天来临时的景象。黄山的云雾被收敛起来,原本封冻的河流边缘开始解冻,这些都是冬去春来的明显标志。

整首诗通过对初春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对新生、新生的欢庆和期待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古代礼仪与自然崇拜的元素,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向往。

收录诗词(2)

张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德宗建中二年(781)客游洛阳、蒲州。其后行迹无考。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2首

  • 生卒年:761

相关古诗词

莺出谷

弱柳随俦匹,迁莺正及春。

乘风音响远,映日羽毛新。

已得辞幽谷,还将脱俗尘。

鸳鸾方可慕,燕雀迥无邻。

游止知难屈,翻飞在此伸。

一枝如借便,终冀托深仁。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赠琴棋僧歌

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

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

我尝听师禅一观,浪溢鳌头蟾魄满。

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

我又听师琴一抚,长松唤住秋山雨。

弦中雅弄若铿金,指下寒泉流太古。

我又听师棋一著,山顶坐沈红日脚。

阿谁称是国手人,罗浮道士赌却鹤。

输却药,法怀斟下红霞丹,束手不敢争头角。

形式: 古风

金殿圣人看纵笔,玉堂词客尽裁诗。

形式: 押[支]韵

九华观看花

街西无数闲游处,不似九华仙观中。

花里可怜池上景,几重墙壁贮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