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病马》由明代诗人寂澜所作,通过对一匹病马的描绘,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首句“今日方知行路难”,开篇即点出主题,仿佛在说,直到现在才真正理解了行走的艰难。这不仅是对马而言,也暗喻着人生的坎坷与不易。接着,“垂头顾影怕金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病马的状态——它低垂着头,回望自己的身影,对曾经辉煌的鞍具充满了畏惧。这里不仅表现了马的身体状况不佳,更隐含了对过往荣耀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尽教伯乐能调养”,在古代,伯乐是著名的相马之人,此处借以比喻有能力帮助和改善现状的人。然而,即便如此,马依然难以恢复健康,暗示了即使有好的条件和机会,也可能无法改变命运的困境。最后,“恐有当时指鹿为马官”,借用历史典故,讽刺了那些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权势人物。这里的“指鹿为马”原指赵高篡改历史,将鹿称为马的故事,用在这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中某些人扭曲事实、误导舆论行为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病马的形象,反映了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无力感和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寓意和鲜明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