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龙和谢师厚

龙于经传皆有云,明幽其德能屈伸。

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

层阴填空白日昏,仰见巨尾垂轮囷。

其长百丈围车轮,彷佛如辨鬣与鳞。

腥风萧飒来逼人,观者骇伏褫魄魂。

须臾摇动卷缩云,云气断岸随飞奔。

惊雷下震万瓦裂,暴雨一泻群河翻。

霆收无迹雨在物,吁龙出处何其神。

形式: 古风

翻译

龙在古籍中都有记载,它的光明和幽深体现了能屈能伸的品德。
我曾听说但不真切,如今亲眼所见,确信无疑。
乌云密布,白日昏暗,抬头看见巨大的尾巴如同车轮般垂挂。
那龙身长达百丈,粗如车轮,隐约可见鳞片和鬃毛。
腥风阵阵逼近,令观看者惊恐失色,心魄皆颤。
片刻间,它摆动身躯,卷起云雾,云气如潮水般奔腾。
惊雷震动,连房屋瓦片都破裂,暴雨倾盆,河流翻涌。
雷声消失,雨水滋润万物,感叹龙的出没真是神奇无比。

注释

经传:古代文献。
明幽:光明幽深,形容龙的德性。
厥真:真实的形态。
巨尾:龙的巨大尾巴。
鬣与鳞:龙的鬃毛和鳞片。
骇伏:惊骇伏地。
霆收:雷电停止。
出处:出现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维在观看龙的形象时的惊叹与敬畏之情。首句提到龙在经传中被赋予神秘色彩,强调其德行深沉且能屈能伸。诗人通过亲眼所见,证实了以往听说的龙之形象,感叹其真实存在。接下来,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巨龙的壮观景象:它身躯庞大,尾部如同一轮巨大的车轮,鳞片和鬃毛隐约可见。龙的出现带来腥风,令人胆寒,观者为之震慑。随后,龙的动作迅速,云气随之翻腾,仿佛雷霆万钧,暴雨倾盆,震撼力极强。最后,雷声消失,雨水润物,诗人发出对龙神奇力量的赞叹。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龙的威严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师厚(可能指老师或友人)的敬意。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灯市井之利得雨农田所急而二者不可以并时乃所愿灯彻而雨作也今幸得之辄次原韵以酬来贶

风回协气通青律,月破游氛上碧天。

万盏华灯辉永夜,一犁甘雨报丰年。

梅含宿润妆先试,荑展新桑手不拳。

云势崇朝殊未已,坐看泽遍先垓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观饲鱼

群鱼戏清川,容貌甚融易。

投饵落其间,纷争忽无次。

其来若有召,贪吻动如沸。

波间互出没,似亦夸巧智。

警跳鳞迸雪,饱泳尾摇翠。

安知沧海外,五犗不可致。

幸逢观者仁,不与钩网值。

庄生昔濠上,尝叹天理遂。

利心一以发,所向固多累。

我观虽有殊,我得岂云异。

形式: 古风

讲武池和师厚

沧池拟溟渤,莽漾豁厚地。

曰吾神祖为,气象固宜尔。

六合昔未一,教战出精锐。

至尊降黄屋,惨淡乘金气。

凌波飞百艘,撇烈若鹘翅。

扬旌万旅噪,伐鼓九渊沸。

其行速天旋,其止甚阴闭。

信乎王者师,足以服睽异。

尔来承平久,地与兵革废。

秋风长蒲苇,烂漫失洲沚。

惟见金明上,结构销绣绮。

春游驻天跸,万国奉燕喜。

铿鍧鼓钟响,杂遝羽旄美。

岂惟与民乐,施及鱼鸟细。

宏哉艰难业,愉怿逮万世。

形式: 古风

过李膺墓同曼叔作

汉衰奄寺炽,威柄敢专有。

桓桓李司隶,誓夺还君手。

登门盛贤俊,破柱发奸丑。

身虽以此亡,慕者犹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诚有相激,泪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灭顶过何咎。

大雅称明哲,于君岂其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