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叶应骢在游览天童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赏心随处物吾偕”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和欣赏,认为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他愿意与之同行。接着,“上已登临景更佳”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上巳节时登高望远,景色更加迷人。
“犹喜山僧能雅淡,不妨诗客共诙谐”两句,诗人对山中僧侣的雅致生活表示赞赏,同时也乐于与文人雅士一同享受轻松愉快的氛围。这种雅俗共赏的情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和谐态度。
“杯盘狼藉三更月,诗墨淋漓万仞崖”描绘了夜晚宴饮后的场景,杯盘散落,月光洒满,诗兴大发,墨迹斑斑,仿佛连万仞高的悬崖也被诗人的激情所感染。这一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畅饮、挥毫泼墨的欢乐情景。
最后,“扰扰风尘浑脱摆,相将身世到无怀”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烦恼,与友人一同追寻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接近原始淳朴生活的境界。“无怀”一词,源自古代传说中的无怀氏之国,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远离纷扰的和谐社会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