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其九)

忧来抵揬人,衰怀小城孤。

解围赖从事,几成不支梧。

所忧岂其私,天高信难呼。

努力加餐饭,世缘久崎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忧虑时找人倾诉,心中哀愁如小城般孤独。
困境中幸亏有朋友帮忙,几乎难以支撑下去。
我所忧虑的并非个人之事,但天地辽阔,难以向谁诉说。
我必须振作,好好吃饭,因为人生道路漫长且曲折。

注释

忧来:忧虑产生时。
抵揬:倾诉、排解。
衰怀:衰弱的心情。
小城孤:形容孤独如同小城般寂静。
赖从事:依赖朋友的帮助。
不支梧:难以自持,难以应对。
岂其私:并非个人的私事。
天高:比喻天地之大。
信难呼:确实难以呼告。
努力:尽力。
加餐饭:多吃点东西。
世缘:世间际遇。
崎岖:坎坷不平。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冠卿所作,名为《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其九)》。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忧虑心绪的诗篇。

“忧来抵揭人”,表明忧愁如潮水般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诗人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语言,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沉重忧思和孤独感受。“衰怀小城孤”则描绘出诗人身处偏远小城,心中充满了孤寂与哀愁。

“解围赖从事”,表明诗人希望通过投身于繁忙的公务中来缓解内心的困境。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几成不支梧”,即便是工作也难以长时间地分散他的忧虑之情。

接下来的“所忧岂其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并非因为个人私事,而是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社会、国家大势的关切。紧接着,“天高信难呼”则通过天空的高远来比喻出这种忧虑之情难以向外界表达。

最后两句“努力加餐饭,世缘久崎岖”,诗人虽在物质生活上尽力维持,但面对世事变迁、人际关系复杂的现实,他感到困顿和疲惫。这里的“世缘”指的是与世界的联系,即社会关系,而“崎岖”则形容这些关系之复杂与艰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个人的孤独无助。杨冠卿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留下了对后世的深刻启示。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其二)

秋风不肯来,如挽弓百斤。

忽然径排户,态度殊不文。

方深裘褐忧,暮雨低行云。

焚香快熟睡,梦破尚微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其八)

晚云暂垂阴,零露不成滴。

邻墙几好树,叶下声策策。

一灯同夜阑,此抱谁与适。

前身岂壁鱼,甘擅文字癖。

形式: 古风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其四)

饥来讵堪忍,振履商颂歌。

时人不料理,政可著岩阿。

喻龟且曳尾,劝公无渡河。

一朝失脚去,宁得此婆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秋夜对酒用前韵

夜雨急复疏,檐溜秋声滴。

虚堂梦乍惊,青灯馀四壁。

牢愁推不去,浊酒讵能涤。

蒲萄出西凉,瓶耻无馀沥。

兀坐倚枯木,栖心寄禅寂。

形式: 古风 押[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