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摇

当唇一齿龋,将脱根槎枒。

棘舌妨噍食,致忧岂云些。

动摇苦浮危,轶出奈参差。

疑口常沮枚,比眼如碍沙。

山水失啸歌,日夕人叹嗟。

终知莫附断,且怪久恋车。

憯憯滋流涎,数数抚断槎。

欲拔涉梭诮,希生闻药涂。

聊存徒为耳,卒去何快邪。

大似狡酷吏,作孽闹公衙。

还如败劣子,骛外莫安家。

但得喷一嚏,迸落从谽谺。

嚼肉补空窾,呼酒洗豁厓。

掀髯扪其馀,几辈栖残鸦。

作诗尚有告,伴老衍岁华。

从迈勿以类,留二学吕誇。

湖乡堪养老,鲜美多鱼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齿摇》描绘了牙齿逐渐松动、脱落的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不便和情绪。诗中通过比喻,如“唇一齿龋”、“棘舌妨噍食”,形象地刻画了牙齿摇晃对饮食的影响,使人感到忧虑和痛苦。“动摇苦浮危,轶出奈参差”进一步描述了牙齿摇摆不定的状况,令人担忧。诗人以“疑口常沮枚,比眼如碍沙”形容牙齿问题带来的困扰,连日常的开口说话和欣赏山水都变得艰难。

诗中还表达了对无法挽回的无奈,“终知莫附断,且怪久恋车”,暗示牙齿脱落是不可逆的,只能接受。诗人试图寻求解脱,如“欲拔涉梭诮,希生闻药涂”,希望找到治疗的方法。然而,他明白这仅是暂时的安慰,“聊存徒为耳”,最终的解脱还是离去。

诗人以“大似狡酷吏,作孽闹公衙”和“还如败劣子,骛外莫安家”来比喻自己的困境,表达对衰老的不满和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最后,他设想牙齿脱落后的轻松,“但得喷一嚏,迸落从谽谺”,并以“嚼肉补空窾,呼酒洗豁厓”描绘了想象中的解脱场景。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身体变化的感慨,也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田家咏(其一)

久矣居畎亩,邈如遗世人。

地静习虽陋,野意还自真。

怡怡晨夕间,言笑谐四邻。

有作相告戒,鸟鸣知及春。

犁锄假筋力,竭劳供有身。

身在劳何息,顾莫养精神。

服气能代粒,希仙渺无津。

家业信难易,乐以充尧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田家咏(其二)

我亩芜且瘠,我陇硗不平。

发岁奋乃功,东作觊西成。

搰搰低白头,秉耒日经营。

税佣及时毕,辛苦勤王程。

但馀秫一斛,酒熟欢已盈。

醉引耕田歌,不复忌高声。

愿随天风吹,吹达九重城。

刘璋启此调,千载遗令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无酒

山桃乱开红欲然,我宜赏之无酒钱。

十常九事意不惬,百又五日春堪怜。

谁家竹叶赊烂醉,满眼花枝笑醒眠。

何消苦苦仰司业,便可烧茶随玉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兴

世路多屈曲,拙夫从直行。

勉欲就此轨,未忍枉平生。

不如且裹足,静坐群虑清。

莫顾蛮与触,了不知纷争。

莫辩夔与蚿,多少亦自平。

持杯洗浮云,太虚极高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