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许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

栘中老监本虚名,懒作燕山万里行。

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

高才本不缘勋阀,馀力还思治蜀兵。

西望雪山烽火尽,不妨樽酒寄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栘中老监只是一个虚名,我懒得去万里之外的燕山
坐着看大雁迎接使者,归来时骏马换得全城的欢心
才华出众并非因出身显赫,仍有余力想要整治蜀地的军队
遥望雪山烽火全部熄灭,不妨借酒消愁度过此生

注释

栘中老监:指栘中老监官职,可能是个闲职。
虚名:空有其名,非实质性地位。
懒作:懒得去做。
燕山:古代北方的山脉,这里可能代指边关。
飞鸿:大雁,常用来象征信使或远方。
使节:使者或外交代表。
倾城:全城的人,形容影响力之大。
勋阀:显赫的家族,因功勋而有权势。
馀力:剩余的力量或才能。
治蜀兵:治理蜀地的军队。
雪山:可能指代边疆的雪山。
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信号。
不妨:不妨碍,何妨。
樽酒:盛满酒的杯子,借指饮酒。
寄平生:寄托一生,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颇含深意。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以及对往昔战役的回忆和对未来平静生活的向往。

"栘中老监本虚名" 一句,通过“栗”字暗示自己年迈,“老监”则是自谦之词,表明诗人对于曾经的职位、名声并不在意。"懒作燕山万里行" 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长途旅行的不情愿。

接着,"坐看飞鸿迎使节" 和 "归来骏马换倾城" 描述了一种闲适的情景,"飞鸿" 指的是边塞传递消息的快马,而“使节”则是官府之间往来的信物。诗人悠然地观察着这些活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争。

"高才本不缘勋阀" 表明诗人自认为自己的才能与世家子弟无关,"馀力还思治蜀兵" 则透露了诗人对往日军事生涯的回忆,以及对于西南地区(蜀地)的治理有独到的见解。

最后,"西望雪山烽火尽" 和 "不妨樽酒寄平生" 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西望雪山" 可能指的是边疆的雪山,那里的“烽火”终于熄灭,预示着和平的到来。而“樽酒”则是古代盛放酒菜的器具,这里代表了诗人希望能够用酒会友、寄托一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

君家兄弟真连璧,门十朱轮家万石。

竹使犹分刺史符,上方行赐尚书舄。

前年持节发仓廪,到处卖刀收茧栗。

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君才不用如涧松,我老得全犹社栎。

青衫莫厌百僚底,白首上有千薪积。

忆昔江湖一钓舟,无数云山供点笔。

未应便障西风扇,只恐先移北山檄。

凭君寄谢江南叟,念我空见长安日。

浮江溯蜀有成言,江水在此吾不食。

形式: 古风

送周正孺知东川

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

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

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

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

清时养材杰,杞梓方培拥。

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

如君尚出麾,顾我宜耕垄。

告归谢先手,求去悔不勇。

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为君扫棠阴,画像或相踵。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

东川得望郎,坐与西争重。

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耸。

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遥知句溪路,老稚相扶拥。

看画古丛祠,百怪朝幽拱。

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

醉乡追旧游,笔阵贾馀勇。

聊将诗酒乐,一扫簿书冗。

西风吹好句,珠玉本无踵。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虚飘飘三首(其一)

虚飘飘,画檐蛛结网,银汉鹊成桥。

尘渍雨桐叶,霜飞风柳条。

露凝残点见红日,星曳馀光横碧霄。

虚飘飘,比浮名利犹坚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