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其二十三)

淘金岂假披沙得,不触波澜犹费力。

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翻译

淘金怎能只依赖于筛选沙石中偶然发现,不亲身经历风浪还会耗费许多力气。
深夜时分,露水凝结成的柱子突然发光,此刻还不清楚是谁能识别这奇异景象。

注释

淘金:比喻寻求有价值的事物或知识。
披沙:比喻从大量琐碎事物中寻找。
波澜: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放光:形容异常或神秘的现象。
此时:指当前时刻。
何人识:指谁能理解或识别。

鉴赏

这首诗以淘金为比喻,表达了寻找真知或贤才的不易。"淘金岂假披沙得"暗示真正的价值需要在大量看似普通的事物中仔细筛选,如同淘金者在沙中寻找黄金。"不触波澜犹费力"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即使不遇到大的困难,寻找的过程也并非易事。

"露柱三更忽放光"描绘了一个转折点,仿佛真理或贤能如同深夜的露珠突然显现光芒,寓意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等待,终于有所发现。然而,"此时未审何人识"则揭示了即便有了启示,能否被他人理解和接纳仍然是未知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才选拔和知识追求的洞察,以及对社会识别真正价值的期待。

收录诗词(212)

释子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一首(其五十九)

盲聋瘖哑迥天真,眼似眉毛道始邻。

昨夜东君潜布令,黄莺啼处绿杨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一○一首(其五十一)

清风吹动钓鱼船,鼓起澄波浪拍天。

堪笑锦鳞争戏水,到头俱被钓丝牵。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一○一首(其十一)

烧香人静杳无声,苔满丹墀皓月明。

入户当堂慵正坐,出门尤懒下阶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古一○一首(其八十九)

虚空为鼓须弥槌,击者虽多听者稀。

半夜髑髅惊破梦,港头明月不思归。

形式: 偈颂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