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印月放生池联

天地一网罟,欲度众生谁解脱;

飞潜皆性命,但存此念即菩提。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先,“天地一网罟”一句,将天地比作一张巨大的捕网,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万物被包容的状态,暗示了生命的普遍性和宇宙的广阔无垠。

“欲度众生谁解脱”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在这样的宇宙中,如何帮助或拯救所有的生命达到解脱的境地?这里蕴含了佛教中追求解脱、超脱生死轮回的思想,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类自身责任和行为的反思。

“飞潜皆性命,但存此念即菩提”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无论是飞翔的鸟兽还是潜游的鱼虫,它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值得尊重和保护。而“但存此念即菩提”,则强调了内心的觉悟和慈悲之心对于生命关怀的重要性。这里的“菩提”不仅指佛教中的觉悟之境,更象征着通过理解生命的价值,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生命现象,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宇宙的奥秘以及人类在其中的角色,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平等、宇宙和谐以及内心觉醒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

张岱(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石公,、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 字:宗子
  • 号:陶庵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97年~1679年

相关古诗词

呼猿洞联

洞里白猿呼不出;崖前残石悔飞来。

形式: 对联

斋醮对联

洛水灵龟初献瑞,阳数九,阴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威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形式: 对联

戏台联

装神扮鬼,愚蠢的心下惊慌,怕当真也是如此;

成佛作祖,聪明人眼底忽略,临了时还待怎生。

形式: 对联

戏台联

果证幽明,看善善恶恶,随形答响,到底来那个能逃;

道通昼夜,任生生死死,换姓移名,下场去此人还在。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