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泉寺

忆别山泉岁月深,暮云秋草几光阴。

鬓须尽换池边影,少壮多移世上心。

旧径林间无曲折,前交座上总消沈。

眼中唯有亭亭塔,独坐东峰第一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照鉴的《归泉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忆别山泉岁月深”,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回忆起与山泉相伴的日子,时光悠长而深远,引人入胜。接着,“暮云秋草几光阴”一句,通过暮色中的云彩和秋日里的草地,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鬓须尽换池边影,少壮多移世上心”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年华老去的形象与池水中的倒影相结合,生动地表达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世事变迁,人心易变的主题。

“旧径林间无曲折,前交座上总消沈”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变化感。诗人漫步于熟悉的林间小径,发现曾经的道路变得不再蜿蜒曲折,而与之共度时光的朋友,如今也已各自分散,消散在生活的洪流中。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沧桑。

最后,“眼中唯有亭亭塔,独坐东峰第一岑”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只见一座高耸的塔矗立在眼前,孤独地守望着这片土地。而他自己,则独自坐在东峰的最高处,仿佛在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归泉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顾,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

照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

日暮江南歌采蘋,春风催起宦游人。

鸥边水叶侵衣碧,马首山花照眼新。

公子文章应独步,参军案牍漫相亲。

也知伯仲能忠孝,当上潘舆送喜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玉山佳处以冰衡玉壶悬清秋分韵得秋字

故人一别知几秋,相逢谈笑便登楼。

围棋细说东山法,酌酒应为靖节留。

莲叶秋深才绿净,荪花露冷尚香浮。

界溪文物风流在,不减当年顾虎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富春归隐图为铁雅先生赋

小桥流水隔红尘,亦有渔郎解问津。

要路只闻收壮士,好山还许住閒人。

每思李愿归盘谷,独爱严陵老富春。

便拟采芝歌隐曲,白云红树谩为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泊双井亭有感

凉飙微动水云收,鸥鹭无声泊处幽。

露落梧桐双井冷,月明砧杵万家秋。

贪欢尽醉吴姬酒,长往谁同范蠡舟。

最忆多情郑司马,琵琶和泪上江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