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顾彦先(其四)

邂逅相遇,良愿乃从。不逢知己,谁济予躬。

莫攀莫附,愧我高风。时过年迈,晻冉桑榆。

晞光赖润,亦在斯须。假我夷涂,顿不忘驱。

泛予津川,桴不失浮。无爱馀辉,遂暗东嵎。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陆云所作的《赠顾彦先(其四)》中的片段,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邂逅相遇,良愿乃从。”诗人以“邂逅”开篇,描绘了偶然相遇的美好情景,表达了对相遇的珍惜与满足。“良愿乃从”,则是对这种美好愿望得以实现的喜悦。

“不逢知己,谁济予躬。”紧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如果不能遇到知音,那么自己的人生将如何度过?这句表达了对真正朋友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莫攀莫附,愧我高风。”诗人在此强调了独立与自尊的重要性,告诫人们不要盲目追求或依赖他人,而应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

“时过年迈,晻冉桑榆。”时间如白驹过隙,岁月催人老去,诗人通过“年迈”和“桑榆”(比喻晚年)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晞光赖润,亦在斯须。”即使在人生的晚年,也应珍惜每一刻,让生命之光得以滋润和延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假我夷涂,顿不忘驱。”即便是在平易的道路上,也不忘前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泛予津川,桴不失浮。”在渡过河流时,即使小舟可能随波逐流,但诗人的心志却坚定不移,象征着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无爱馀辉,遂暗东嵎。”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留恋过去的光辉,而应面向未来,即使在东方的尽头,也要保持光明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时光和未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收录诗词(46)

陆云(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 字:士龙
  • 籍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262年-303年

相关古诗词

赠顾彦先(其五)

幽幽东嵎,恋彼西归。瞻仪情感,聆音心悲。

之子于迈,夙夜京畿。王事多难,仲焉徘徊。

形式: 四言诗

伯兄由奉贤来松江连床三日(其四)

偶得箧中书,昔日所雠校。

纸色殊苍黄,字迹忆年少。

物兮且容易,人能不抚吊。

清白永家传,酸辛闻母教。

无乃饥渴驱,来朝催孤棹。

不住夜潮流,东门凝远眺。

形式: 古风

旅居杂兴(其一)

垂柳平桥人屋小,碧桃对岸雨时浓。

潮来滚滚潆城水,风度声声近寺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旅居杂兴(其二)

画梁学语初巢燕,少妇缫丝已熟蚕。

一枕病馀临米帖,三竿日暖诵周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