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呈朱卿(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弭节高溪又一年”,诗人以“弭节”形容自己在高溪旁驻足停留,回顾过去一年的生活,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功名终古画凌烟”,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向往,希望自己的功绩能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被后人铭记,画入历史的长卷之中。
“经筵星拱云霄上,言路风行雨露边”,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经筵,古代帝王听讲儒家经典的地方,这里象征着知识与权力的交汇点;“星拱云霄”描绘了群星环绕于天空之上的景象,寓意着功名的崇高与辉煌。而“言路风行雨露边”则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言辞影响世事,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早达未应真勇退,晚成当不负胪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态度。他认为,即使早年就取得成功也不应满足于现状,而应继续努力;而对于那些晚才有所成就的人,也不应辜负他们的名声和荣誉,应当珍惜并利用这些机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丛生桂处秋光好,磅礴閒心且醉眠”,诗人以“丛生桂”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成功的果实,而“秋光好”则暗示了收获的季节。他希望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也能保持一颗闲适的心,如同在秋天的美景中沉醉入睡,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期许的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