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虞永锡赴金庭塾馆(其二)

惯说金庭山水清,嗟余俗眼何由识。

新春示我山水图,金庭乃在东南烟浪之具区。

洞天福地仙所都,灵芝瑞草无时无。

危峰倒插青天孤,下涉险阻连重湖。

秋风飒飒吹黄芦,白波漫天雁鹜呼。

沙头二老翁,衣冠一何伟。

乌纱笼头发垂耳,笑看云山弄云水。

就中一叟豪且雄,恐是近世天全翁。

领客常游湖水东,脱屣富贵寻崆峒。

英贤遗迹转眼空,好事写入兹图中。

不然胡为避世士,被服却有今人风。

余生亦爱金庭好,对画题诗心懆懆。

会约先生作胜游,他日风流成四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金庭山水的壮丽画卷,诗人秦夔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庭山水的独特魅力。开篇“惯说金庭山水清”,道出了金庭山水的名声与清雅,然而“嗟余俗眼何由识”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接着,通过一幅山水图,诗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金庭山水的神奇与美丽。

诗中描绘了金庭山水的地理特征,“危峰倒插青天孤,下涉险阻连重湖”,展现了山峰的高峻与湖水的深邃。秋季的景象“秋风飒飒吹黄芦,白波漫天雁鹜呼”,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沙头二老翁,衣冠一何伟”,他们或笑看云山,或弄云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其中一位老人更是“豪且雄”,仿佛是古代隐士的化身,追求着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金庭山水的喜爱之情,“余生亦爱金庭好,对画题诗心懆懆”,并期待能与友人一同前往金庭,体验那里的风流雅韵,成为四位志同道合的老友。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金庭山水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3)

秦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昂画马卷

翰林学士真天人,平生书画皆通神。

自言少小嗜毫素,寸纸遍作云烟痕。

老来意态尽物理,画马欲过曹将军。

此图似出西域种,骨法权奇气轩耸。

将身蹴地局不前,矫首见人惊欲踊。

燕家死马犹堪卖,况此风神解飞动。

在野须教一顾空,登台未觉千金重。

崔郎爱画复好奇,向来得此信且疑。

为渠指点是真迹,老我聪明非昔时。

图穷忽见银钩笔,复讶骊珠海中出。

江南赝本今已多,入眼自须分甲乙。

世人得者惟见一,至宝逢时故难匹。

从此高堂展玩频,明窗净几无长日。

形式: 古风

鹧鸪图

鹧鸪啼处春江绿,日暮凄风吹苦竹。

相呼相唤不停声,万恨千愁啼未足。

有时格磔还钩辀,此声欲断无时休。

风低不渡三江水,竹冷先惊八月秋。

我家旧在湘南住,犹记曾闻鹧鸪处。

不似云安有杜鹃,声声道不如归去。

形式: 古风

墨梅一首

江边老树根如铁,枝上繁花乱成雪。

千葩万蕊一时开,刚值江南好风月。

川回谷转山路微,春来无处无芳菲。

行迟似爱影在地,坐久不知香满衣。

江南此景看不足,江北见之如见玉。

丹青纸上漫成尘,桃李担头空过目。

平生知已孟与林,招之不来劳我心。

看花载酒不知处,灞雪潇潇湖水深。

形式: 古风

五马图

渥洼水中产龙马,房星之精自天下。

星奔电掣势莫当,岂比寻常驾辕者。

竹批峻耳铁作蹄,雄姿飒沓精权奇。

日行三万等历块,未许八骏相追随。

今观此图凡五匹,画史经营各臻极。

就中一匹是真龙,异质殊形人莫识。

沧溟气含云雾凉,蹴齧顾盼思腾骧。

神奇变化在顷刻,素壁高堂安可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