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

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形式:

翻译

如果在游历中能体验到神仙般的快乐,行程或许会错过春天的一天。
石头上的脉络,流水潺潺,泉水滴落在沙滩上,幽灵般的灯火照亮了松柏的花朵。
鹿儿在荒芜的园子里沉睡,白色的杂草覆盖着,乌鸦在夕阳下叫唤,枯败的叶子随风飘飞。
华山的倒影映照在清凉的露水上,如同掌心的明珠;海门处,疾风吹过,掀起白色的潮头。

注释

追游:游历,追寻游玩。
三清乐:指神仙般的快乐,道教中的三清尊神。
石脉:石头上的纹理或脉络。
鬼灯:传说中的幽灵之火。
华岳:中国西部的名山华山。
清露:清晨的露水,清凉而晶莹。
海门:海边的入口或通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山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首句“追游若遇三清乐”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是修炼成仙的理想境界,诗人将此与山水之乐相提,显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意境。

接着“行从应妨一日春”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光中漫步的情景,“应妨”可能是指某处地名,或是虚构的地名,用来营造一种意境,表达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和感悟。

第三句“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中,“石脉水流”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清澈的溪流,而“泉滴沙”则细腻表现了水声之美;“鬼灯然点松柏花”中的“鬼灯”可能指的是夜晚萤火虫的光亮,点缀在松柏之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第四句“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则转入秋天景象,“鹿眠荒圃”描绘了鹿儿在荒废的田野中安然休息的情境;“寒芜白”表达了秋天的萧瑟感,草木凋零而显得苍白无力;“鸦噪残阳败叶飞”则是对傍晚时分,乌鸦啼叫声中,落叶纷飞的情景刻画。

最后两句“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进一步扩展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华岳影寒清露掌”可能是指华山之巅的清冷与露水之凉,通过手掌感受自然之美;“海门风急白潮头”则描绘了一番海边秋天的景象,海风凛冽,大海波涛汹涌。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四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又游仙诗一绝

靖节先生几代孙,青娥曾接玉郎魂。

春风流水还无赖,偷放桃花出洞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一)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乾海水清。

净埽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二)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三)

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碧水流。

省得壶中见天地,壶中天地不曾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