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仲秉侍郎出守镇江(其一)

十年朝露厌鸣珂,华发萧萧奈倦何。

鸾翮九霄穿日月,龙骧万斛饱风波。

古人不见吾犹梦,直道能行恨亦多。

驷马锦衣儿辈事,只须持此答岷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十年的光阴里,对朝露中的车马声感到厌倦,白发稀疏,疲倦无法摆脱。
如同凤凰展翅翱翔于九天,穿越日月;如龙舟破浪前行,经历万般风浪。
古人已逝,他们的事迹只能在梦中追寻,坚守正道虽然艰难,却也充满遗憾。
那些乘坐华丽马车的年轻人追求的事物,我只需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回应他们,对得起故乡岷峨。

注释

朝露:清晨的露水,比喻短暂的荣华富贵。
鸣珂:古代车饰,马嚼子上的玉饰撞击发声。
华发:白发,指年老。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零落。
鸾翮:凤凰的翅膀,比喻高远的志向。
九霄:九重天,极言极高。
龙骧:龙舟疾行,比喻人的豪迈气概。
万斛:极言数量多,形容波涛汹涌。
古人:指历史上的人物。
吾犹梦:像在梦中追寻他们的足迹。
直道:正直的道路,指坚持正义。
恨亦多:遗憾也很多。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象征贵族生活。
锦衣儿辈:穿着华丽衣服的年轻人。
持此:以这种方式。
答岷峨:回应故乡岷峨,表达对故土的忠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送黄仲秉侍郎出守镇江(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送别朋友时表达了对友情深厚的珍视和不舍,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十年朝露厌鸣珂,华发萧萧奈倦何。”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黄仲秉长久的情谊,如同朝露滋润而不觉疲倦的珍贵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年轻时光在奢侈中度过,头发华丽却也感到厌倦。

“鸾翮九霄穿日月,龙骧万斛饱风波。” 这两句则是对黄仲秉即将前往的镇江职位表示赞美和期待。诗人希望朋友能像神鸟一样自由飞翔,在高耸的位置上俯瞰世间,并且在风波中保持坚韧不拔。

“古人不见吾犹梦,直道能行恨亦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限憾事。诗人感慨地表示,即便是古人的故事也已经看不到了自己却还沉浸在梦中,而对于未来能够一往无前的人生道路,也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驷马锦衣儿辈事,只须持此答岷峨。” 这两句则是对黄仲秉出行前的鼓励和祝福。诗人希望朋友在未来的路上,能够像拥有骏马和华丽服饰一样威风凛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以坚定的信念去应对。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贵。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叔虞监税

吾来真漫尔,识面喜周旋。

两月连墙住,孤帆别袂牵。

人生同宇宙,官学各风烟。

把酒知何日,临流一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谢天奇赴淮上之招

今日论形胜,全淮正上流。

老成资毕召,俊异集枚邹。

共说从军乐,休歌出塞愁。

乡邦饶杞梓,君已拔其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其二)

东梓名州最普州,蟆颐相望气横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马儿童识细侯。

只有爱民心尚在,可能忧国泪空流。

摩挲疲瘵无多事,绿野家家剑换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其一)

一毫不露见全身,德觇徵符捷若神。

嵩岱自高元地势,球琳非琢本天真。

出山聊作无心润,著物应名有脚春。

唤作使君犹未解,岂知游戏两朱轮。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