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隐台

平西义战几百载,江左空遗子隐台。

乡俗尚传三害去,地基曾见六朝来。

人随逝水年年远,山似屏风面面开。

谁与宜兴寻旧宅,至今藏在白云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子隐台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联“平西义战几百载,江左空遗子隐台”,以“平西义战”这一历史背景引入,点明子隐台所在之地曾是战场,历经数百年的战争洗礼,而今只剩下子隐台孤零零地矗立在江左,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颔联“乡俗尚传三害去,地基曾见六朝来”,通过“三害”与“六朝”的对比,展现了子隐台见证了从古至今的多个朝代更迭,乡间习俗中仍流传着关于过去的故事,强调了子隐台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颈联“人随逝水年年远,山似屏风面面开”,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时间比作流水,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而山峦则像是展开的屏风,展现出四季变换的景色,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尾联“谁与宜兴寻旧宅,至今藏在白云堆”,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似乎在询问谁能找到过去的痕迹,暗示了子隐台及其周围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如今只能在白云缭绕之中寻觅其踪迹,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对过往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隐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收录诗词(237)

杨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卿新第

章水营居不日成,皇华诗价敌连城。

檐牙雨过千鳞碧,池面风闲一鉴清。

脩竹短墙儒者宅,白头青眼故人情。

莫忧退处生涯薄,鹤引新雏绕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酬子中舍人

待次归来偃月城,邻公笑我拙谋生。

藏书有穴期传世,负郭无田不问耕。

朝市风波谁弄险,江湖鱼鸟自忘情。

吴门建第君何晚,水阁山斋到便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荣老台

知节能全节,辞荣老更荣。

閒居玩图史,得意傲公卿。

自有琴藏匣,何须金满籯。

子孙承义训,力学重清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穆父待制竹堂

会稽风土竹相宜,傍竹为堂趣自奇。

内史旧居经几代,此君高节似当时。

林无暑气客频到,笋过邻墙僧不知。

莫夹桃花引蜂蝶,实成须与凤凰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