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国荃联

高谊薄云天,追恸先灵,感激不徒在孤子;

浮踪羁汉渚,猝惊噩耗,欷歔何只为私恩。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以深情厚谊开篇,将曾国荃比作云天之上的高尚情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高谊薄云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曾国荃人格的崇高与伟大,仿佛其高尚情操超越了云霄,令人敬仰。"追恸先灵"则直接点明了对曾国荃的哀思之情,"感激不徒在孤子"进一步说明了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曾国荃个人的怀念,更是对其身后影响的深刻感激,不仅触动了遗孤的心灵,也感动了无数人。

下半联转而描述了曾国荃离世的消息传来时的情景,"浮踪羁汉渚"描绘了其生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猝惊噩耗"则生动地展现了消息传来的突然与震撼。"欷歔何只为私恩"则表达了对曾国荃逝世的惋惜与哀痛,并指出这种情感不仅仅局限于私人关系,而是触及了更广泛的情感共鸣,体现了曾国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对比手法和深情表达,既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又突出了其人格魅力与社会影响,是一幅充满情感深度的艺术作品。

收录诗词(1)

丁昌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溪县大堂联

狱讼关心,唯愿百姓小民莫来此地;

疮痍满目,却愧万间广厦欲建何时。

形式: 对联

韩山书院联

得闲还读书,使时序光阴莫空过;

无事此静坐,看喜怒哀乐未发时。

形式: 对联

赠镜妙大和尚联

曾从山水窟中来,秋色可人,征袂尚留巫峡雨;

欲向海云深处住,邮程催我,扁舟又问浙江潮。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文采袭身华,更兴学抡才,弟子三千共追悼;

勤劳赪尾惜,幸剖非定是,封章数十感宸衷。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