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秋请假还湘迫冬霪雨雨止阴晦兼旬湿瘴之气感之辄疾余既卧疴颇耽岩壑二三知好或致药饵感兹高谊因述本怀(其三)

泽国多阴故常事,水城传瘴乃奇谈。

乍寒差得同江北,无雪俄然类岭南。

历劫精魂人作海,浅缘诗卷药为庵。

雌风堀堁吹三经,一树危黄下早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辛卯年秋天请假回湖南时遭遇的连续阴雨天气,以及由此引发的湿瘴之气导致的疾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深刻体验。

首联“泽国多阴故常事,水城传瘴乃奇谈”点明了所处地域的特点——多阴雨,常有湿气,而湿气引发的湿瘴则是罕见的现象。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湿瘴的不寻常,同时也暗示了接下来将要描述的疾病与湿气有关。

颔联“乍寒差得同江北,无雪俄然类岭南”则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乍寒之后,仿佛与北方相似,但紧接着却如同岭南一般,没有降雪,这种反差强调了南方湿润气候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天气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化之快。

颈联“历劫精魂人作海,浅缘诗卷药为庵”转而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健康和文学的感慨。这里,“历劫精魂人作海”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复杂,如同大海中的波涛汹涌;“浅缘诗卷药为庵”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和药物治疗的依赖,将诗卷比作精神的避难所,将药物视为身体的庇护所,体现了他对文学和健康的双重追求。

尾联“雌风堀堁吹三经,一树危黄下早潭”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雌风(即微风)吹动,似乎在诵读着古老的经文,而一树的黄色叶子在早潭边摇曳,既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隐含了生命的脆弱与流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文学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2)

曾广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卯秋请假还湘迫冬霪雨雨止阴晦兼旬湿瘴之气感之辄疾余既卧疴颇耽岩壑二三知好或致药饵感兹高谊因述本怀(其四)

石户农啼鹊不欢,漏天易补瓮难宽。

碧渟从未忧菱税,红朽终须耻橘官。

茅屋气能通玉座,蒲衣心欲到雕鞍。

人才必召阴阳变,国势先觇善败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辛卯秋请假还湘迫冬霪雨雨止阴晦兼旬湿瘴之气感之辄疾余既卧疴颇耽岩壑二三知好或致药饵感兹高谊因述本怀(其五)

赤水珠深不易寻,才人出处始沈唫。

畸行遂有幽忧疾,战胜先消忌伐心。

美誉定居身命后,吁谟常与鬓毛侵。

甚能了了冯生理,未假萱苏益晏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答董仙舟之城固令任(其一)

仙气遥临四扇关,鹤书千里报平安。

书成铅汞通三易,化学金银诏二难。

皂帽东辽共袍泽,青庐北俗跨瓶鞍。

秦中自古宜禾地,为秀双歧慰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答董仙舟之城固令任(其二)

花县芙蓉千亩色,风流贤令太殷勤。

宝鸡祠下碧秦火,今雁驿前霏暮云。

我有故人为五郡,君家都督领千军。

嗟余辇下终身醉,争食鸡鸾共一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