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城南仁王寺散步

幽蝉爱向斜阳语,声沉丛丛烟树。

曲水流迟,西风转易,几叶秋无寻处。孤吟谁与。

对冉冉轻晖,萧萧荒趣。

冷到鱼天,疏罾收了远山暮。清游顿惊非故。

任人归野店,灯催城鼓。

水蓼花疏,岸枫叶落,漫忆题红前度。扁舟自去。

待挈榼盟鸥,展襟偕鹭。忆旧无凭,相看怎似汝。

形式:

鉴赏

这首《台城路·城南仁王寺散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在寺庙附近散步的景象。诗中通过“幽蝉”、“斜阳”、“曲水”、“西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蝉鸣声沉,秋叶飘零,反映出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诗人独自吟咏,无人理解,只有夕阳、荒凉景色为伴,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怀旧之情。

“冷到鱼天,疏罾收了远山暮”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傍晚的寒冷,渔网收起,暗示着一天的结束,远处的山色也渐次模糊。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此地的清游,那时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只能独自怀念,无人可分享。

“扁舟自去”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现实,回归自然的愿望,希望能与鸥鹭为伴,尽情享受自由的生活。然而,“忆旧无凭”,过去的美好只能在记忆中追寻,与眼前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感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散步时的所见所感,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石州慢.初见菊花,故人小会

云片斜飞,晴宇顿高,天气初肃。

闲吟谁话秋心,冷趣半归新菊。

今年寒早,故应才近重阳,幽香堪摘都盈掬。

占取数枝黄,伴清人幽独。墙角。

苍苔旧径,瘦蝶芳魂,暗依篱竹。

社事消沉,慢忆昔游杯醁。

同伤瘦鬓,几番吹老西风,丝丝白向天涯速。

念往泪痕收,记今宵银烛。

形式:

声声慢.立秋日同诸生过城南荒园,予三十年前与碧琴栖息于此

烟深林罅,路转城湾,暑天晴久苔黄。

亭榭高低重来,换尽风光。

当年招游佳境,剩蛙声、一水都荒。

石坪上,有锦棚、横晒半桁斜阳。

今日也偕吟侣,共卷帘、小坐领受茶香。

旧曾吟处,寒云占断琴床。

追想故人仙去,燕飞来、空话雕梁。

倚栏久,剩松风吹过新凉。

形式: 押[阳]韵

鹧鸪天

一角高楼倚翠桐。经香黯淡簟纹空。

昔来空巷迟迟月,今去虚帘悄悄风。

芳径畔,小园中。秋花弹泪不成红。

插天飞塔栖禅地,只有疏钟挂落虹。

形式:

买陂塘.新秋有怀旧游

有千丝、闲边情绪,楼高倚遍无语。

添衣移枕何曾是,气候错晴疑雨。愁伫立。

尽思遍天涯,没个伤心侣。■■■■。■■■■■,■■■■,■■■何许。曾游路。

小柳鹅黄能舞。停车看日初午。

渡江马影圆于笠,诗与淡云来去。回首处。

只几簇轻花,簸向风墙暮。江南倦旅。

算病过蝉残,魂消雁早,总被相思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