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湖

三万六千顷,湖侵海内田。

逢山方得地,见月始知天。

南国吞将尽,东溟势欲连。

何当洒为雨,无处不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广阔的湖面有三万六千顷,湖水甚至侵入了海边的农田。
只有遇到山峦,才能真正感受到土地的存在;见到月亮,才明白天空的广阔。
南方的土地几乎被湖水吞噬殆尽,湖水向东似乎要与大海相连。
什么时候我能化作雨水落下,让每一处都丰收满载。

注释

三万六千顷:形容面积非常广大。
湖侵海内田:湖水扩展到了海边的农田。
逢山:遇到山。
见月:看到月亮。
南国:南方地区。
东溟:东方的大海。
势欲连:势头好像要连接。
何当:何时能够。
洒为雨:化作雨水。
无处不丰年:让所有地方都能丰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壮丽的景象,诗人罗处约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太湖广阔无垠的水面,它几乎占据了海内的农田,显示出其浩渺的气势。"逢山方得地,见月始知天"这两句,通过山水与月亮相映,强调了太湖的辽阔和深远,仿佛连天地都包容其中。

"南国吞将尽,东溟势欲连"进一步描绘了太湖向南延伸,似乎要将整个南方地区都纳入怀抱,而东边则与大海相连,形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太湖水泽的期盼,希望它能化作甘霖普降,带来丰沛的雨水,使天下各地都能丰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手法,赞美了太湖的壮美,并寄寓了诗人对丰收和福祉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忱。

收录诗词(5)

罗处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乌衣巷

乌衣池馆一时新,晋宋齐梁旧主人。

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卞壸墓

节义之风古所褒,清谈于晋视如毛。

百年王谢丘墟了,惟卞将军墓最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长干里

山垄中间号曰干,此干长里盛衣冠。

想应王谢朝回后,日日行人看绣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凭高怀古

凭高怀古思悠悠,遥想骑驴白下游。

不是龙眠图画里,如今亲到蒋山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