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樵牧无人记故侯,崎崎林壑水经邱。
道傍若问王承福,应叹人间万事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樵牧无人记故侯”两句,通过樵夫与牧人的寥落,勾勒出一个荒凉古迹的画面,传达了对过去历史人物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崎崎林壑水经邱”一句,以险峻的山川湖泊描绘自然景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这里的“崎崎”形容山势之陡峭,生动传神,而“林壑水经邱”则勾勒出一幅幽深静谧的画面。
第三句“道傍若问王承福”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探讨。这里的“道傍”即路边,暗示诗人在闲适的行走中与他人的偶遇,“若问王承福”则表明诗人对于过往历史人物的命运有所思考,这里的“王承福”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位帝王或显赫之人。
最后一句“应叹人间万事休”,则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应叹”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叹息,“人间万事休”则揭示出一种宿命论或悲观主义的情怀,认为人间的一切努力与争斗最终都将归于虚无。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不详
频阳田宅就荒墟,十室居人九室虚。
骠骑将军无甲第,书名竹帛又何如。
康州义烈光千载,徐老勤劬尽一身。
及到成名略相等,须知忠孝是同伦。
千家名满百家村,细说淮南欲断魂。
师到乡关勤问讯,古人今有几人存。
射策枫庭正妙年,一官聊作地行仙。
雷门鸣处无枹鼓,勤劝春锄种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