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共将殁,求厉若灵。宋元遗命,楄示刑。
君也知过,臣也守经。千载而下,并仰德馨。
孰与迷复,至死弗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第的《感古十四首(其六)》,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楚共王临终之际,寻求厉鬼警示以正视听的行为的感慨。诗中提到楚共王接受宋元的遗命,通过楄木(一种古代的刑具)来警示自己和臣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希望后世能敬仰他的美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明智与昏庸之间的反思,批评那些至死不悟的人。
诗的核心思想是关于历史教训的价值和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以及对智者警醒与愚者执迷的对比。陈第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叙述,揭示了深刻的历史哲理。
不详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三年淹恤,宠赂莫章。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斯人逃罪,国无纪纲。
所贵哲后,区别奸良。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宋之子罕,不贪为心。人献人玉,吾守吾琛。
利之靡溺,物孰能侵。宝各不丧,昭哉德音。
呜呼天王,求车求金。
魏有农夫,耕获美璧。以示其邻,诳谓怪石。
归置庑下,光照一室。疑是怪征,弃诸远陌。
夫苟弗知,至宝轻掷。世多若人,贤圣灭迹。
子期闻磬,觉有深悲。召而问诸,母子仳离。
杀人者死,父怨匪追。母输官酿,三年于斯。
量所以赎,贫莫为赀。身又公役,曷遂我私。
悠悠长夜,痛结肝脾。心固非臂,臂非木椎。
悲存乎心,木石应之。奈何一气,形隔而亏。
忿生衷隐,渐至交夷。有亲靡孝,有子弗慈。
招谗维本,召弑实基。明明恩纪,忍底沦澌。
侧闻是事,如何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