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马钰的《苏幕遮·劝长安道众》是一首劝诫性质的词,以苦海和道门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俗名利争夺的批判以及对超脱修行的推崇。词中通过描绘人们在苦海中为名利奔波,消耗元阳(生命精华),暗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虚幻和危害。词人认为唯有通过领悟大道,达到意净心清的境界,才能摆脱轮回之苦,固养灵根,保全性命。
"苦海中,劳四大",形象地刻画出世人沉溺于欲望的困境;"竞利争名,个个皆宁耐",揭示了人们在名利场中的盲目追求。"争把元阳都损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对生命的损耗。"前有轮回,著甚机谋解",指出世俗的机巧并不能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
然而,词人转向了道家的视角,提出"道门中,超三界",倡导通过修道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超脱三界的境地。"太上巾包,悟者欣然戴",这里的“太上巾包”可能象征着道家的高深智慧,只有真正领悟的人才会欣然接受并实践。最后,词以"意净心清无挂碍,固养灵根,性命长长在"收尾,强调内心的净化和精神的修养对于长寿和永恒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劝诫意味浓厚,旨在引导人们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回归自然与道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