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巧妙嵌入了“师范”二字,以“师旷之聪,公输之巧”开篇,引出古代两位杰出人物的才能,师旷以其卓越的音乐感知力而闻名,公输班则以巧夺天工的技艺著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古代智慧的光辉,也寓意着教育与技艺的至高境界。
接着,“范围不过,曲成不遗”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构思,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效果。这里的“范围”可以理解为技艺或知识的边界,而“曲成不遗”则强调了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能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作品,不留遗憾。
整体来看,此联既是对古代智慧的赞美,也是对后世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鼓励。它提醒人们,无论是在技艺还是教育领域,都应追求极致,不满足于表面的成就,而是要深入探索,力求完美。